本报记者张英英吴可仲北京报道
碳中和浪潮下,有人赚得盆满钵满,有人却挣扎求生。
5月29日,中利集团(.SZ)公告披露,其自5月31日开市起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公司股票简称由“中利集团”变更为“ST中利”,股票交易日涨跌幅限制为5%。
背后缘由是,中利集团控股股东关联方存在非经营性资金占用8.77亿元。由此,年度财务报告审计被出具保留意见,并且公司实控人、董事长王柏兴被内部通报批评并罚款万元。受此影响,5月31日~6月2日,被ST的中利集团开盘后接连跌停,截至6月2日股价报收4.16元/股,总市值36.3亿元。
事实上,这仅仅是中利集团过去多年发展中尴尬的一幕。除此之外,中利集团已连续四年扣非净利润为负、折价出售电站、转让股权……曾被誉为“光伏扶贫第一股”的中利集团已然风光不再。
不过,王柏兴曾在年虎年新年贺词中表示:“中利集团的艰难时段已经成为过去。”《中国经营报》记者也注意到,近两年,中利集团围绕特种线缆和光伏业务不断调整布局。
《中国经营报》记者从中利集团内部人士处了解到,目前该公司轻装上阵,除了线缆业务,将重点聚焦光伏业务,力争年实现盈利。
资金占用触发风险警示
时间回拨至一个多月前。4月26日,中利集团发布数十条公告,除了年定期业绩报告外,还包括控股股东关联方非经营性资金占用情况说明及整改措施、会计师事务所对非标审计意见涉及事项专项说明等。
公告显示,中利集团在年度审计期间,经自查发现,公司控股股东关联企业江苏中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利控股”)存在占用上市公司资金的情形。截至4月26日,中利控股非经营性资金占用余额为8.77亿元,已归还约万元。
公告还显示,王柏兴作为中利集团控股股东、实控人,占上市公司股份总数的18.3%,同时还直接持有中利控股94.%的股权。中利集团与中利控股属于同一控制人控制的公司。
由此,中利集团的年度财务报表被会计师事务所出具保留意见。按照审计报告中“形成保留意见的基础”所述,截至年12月31日,中利控股非经营性占用中利集团资金8.79亿元,亦未向中利集团支付资金占用利息,中利集团对此项关联方资金占用计提坏账准备4.4亿元。中利集团未按规定就上述关联方交易履行审批程序和信息披露义务。
记者注意到,中利集团在年业绩报告中披露了控股股东关联方归还计划,即年底之前归还1亿元,到年实控人将采用其控制企业(包括实控人承接EPC项目业务)的经营所得处置资产等方式用于归还,力争归还4亿元,占用余额在年底之前归还完成。
不过,年4月27日和5月12日,深圳证券交易所接连下发
转载请注明:http://www.meifashipin.net/jxwydzz/101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