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急性胃炎中,经常表现为:反酸、上腹隐痛、烧灼感等一系列临床症状。在反复发病后,容易引起更深一步的伤害,如胃黏膜糜烂、出血等。所以在急性胃炎发生时出现以上症状,我们应该如何选择抑酸药物去缓解以上症状,是治疗过程中的关键。
那我们先了解抑酸药物的分类以及其对应药物的优缺点。
抑酸药物我们常用的有三类:
第一类--H2受体拮抗剂(替丁类):
西米替丁--价格较低,疗效一般,其在体内分布广泛故不良反应较多。特别是老人家,大多都有服用慢性病药物,其中大部分慢性病药物都与西米替丁存在相互作用,致使彼此疗效的改变或者不良反应增加。
雷尼替丁--价格低,疗效高,不良反应以及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也较少、但其禁用于8岁以下的儿童。
总结:在替丁类药物选择中,雷尼替丁优于西米替丁。
第二类--质子泵抑制剂(拉唑类):
奥美拉唑--其有国产以及进口之分。国产的价格较低,而进口的(洛赛克)价格较高,一般要上百元。奥美拉唑的不良反应较少,但它与其他药物相互影响较多,特别是慢性病药物,所以在使用时一般要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服用。
兰索拉唑--价格较奥美拉唑(国产)要高,但它的疗效要比奥美拉唑好,并且只需每日服1次,它与其他药物的相互影响相对较少。兰索拉唑需要注意的是在治疗时要从最低剂量开始治疗。
雷贝拉唑--价格较兰索拉唑要高,但它的疗效要比兰索拉唑好,吃药频次也是每天1次,它与其他药物的相互影响更少。
总结:在拉唑类药物中,它的抑酸作用要比替丁类更好,特别在治疗由幽门螺旋杆菌引起的慢性胃炎中是作为首选药物。唯一不好的是它的价格要比替丁类高。
拉唑类药物在疗效方面强弱排序为:
雷贝拉唑(最强)>兰索拉唑>奥美拉唑
拉唑类药物在与其他药物相互影响强弱排序为:
奥美拉唑>兰索拉唑>雷贝拉唑(最弱)
拉唑类药物在价格上高低排序为:
雷贝拉唑(最贵)>兰索拉唑>奥美拉唑
所以,在经济允许情况下,雷贝拉唑是个不错选择。在排除其他药物相互影响下,奥美拉唑在经济上以及疗效上综合考虑都是值得选择的,这就需要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应用!
第三类--抗酸药:
氢氧化铝--其中胃舒平(复方氢氧化铝)在平时用得最多。其价格低,中和胃酸能力强,但由于它起效较慢,所以现在很多医生都很少用它。它可以引起便秘,长期便秘者一般不用它。由于它身上附带的金属铝离子,在与其他药合用时,影响较多。
铝碳酸镁(达喜)--价格较高,中和胃酸能力比氢氧化铝要差。因其起效快,作用缓和,而被临床广泛使用。在不良反应中,由于它含有的铝以及镁离子同在,相互抵消了便秘和腹泻的副作用,另外,由于这两种离子的存在,它与其他药物的相互影响较多。
总结:在抗酸药的选择中,铝碳酸镁要优于氢氧化铝。
转载请注明:http://www.meifashipin.net/jxwyjc/3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