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急性胃炎相关 >> 急性胃炎检查 >> 正文 >> 正文

被误诊治为隐球菌脑膜炎半年后实际为十分不

来源:急性胃炎相关 时间:2020-9-9
苏孜阿甫片价格 http://pf.39.net/bdfyy/bdfhl/140219/4340651.html

患者女,10岁,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县人。

一、李小勇脑脊液中心入院前病史

患儿于年3月12日出现感染发热症状,体温高达38.5℃,伴头痛,轻微咳嗽、流涕,家属自行给予退热药物口服后体温降至正常,但大约5小时后再次升高,至当地附近诊所就诊,给予肌肉注射“退烧针”后体温下降正常,并服用头孢类药物、清开灵、小儿止咳颗粒口服对症治疗后仍间断发热,体温波动在37.5-38.7℃之间,但咳嗽、流涕好转。

感冒发热2天后即年3月14日,再次于当地附近诊所肌注地塞米松1次,但次日体温仍间断发热,改为静脉点滴头孢类抗生素抗感染。

感冒发热7天后即年3月19日,因静脉点滴无效,体温仍升至39.2℃且头痛加剧,家属携患儿住入第1家山东医院,查血常规示白细胞升至15.6×/L,中性粒细胞比73.5%,考虑“鼻炎”,入院第2天即年3月21日,查头部影像未见异常(图-1)。

图-1:年3月21日头部影像

给予阿奇霉素口服抗感染,鼻炎舒口服对症治疗3天后即年3月24日,因发热,头痛仍无缓解转院至第2家医院,头MRI示脑室系统稍有扩张(图-2)。

图-2:年3月24日头颅MRI

给予相关药物静脉点滴抗感染,地塞米松抗炎,甘露醇联合甘油果糖静脉点滴降颅压处理,但治疗2天后体温仍反复升高,波动于37.5-39℃之间,口服退热药退热效果不理想,且头痛症状加剧。

在第2家医院治疗3天后即年3月26日,转入第3医院。查血常规血象仍偏高,行腰穿脑脊液白细胞升高15×/L,单核10个,多核5个,氯化物mmol/L,糖2.0mmol/L,蛋白.9mg/L,菌检(-),肺部影像示有感染(图-3),给予予静脉点滴头孢唑肟静点抗感染,阿糖腺苷静点抗病毒治疗。

图-3:年3月26日胸片

治疗2天后即年3月28日,头痛反而加剧,间断发热,温度升高至39.8°C,将头孢唑肟改为美罗培南静脉点滴抗感染,并给予免疫球蛋白20g静点调节免疫,但症状仍无好转。

治疗3天后即年3月29日,查头颅影像示未见明显异常(图-4),继续采用原来的治疗方案。

图-4:年3月29日头颅影像

治疗5天后即年3月31日,症状仍无好转,再次进行腰穿,查脑脊液常规示浑浊,白细胞总数0.×/L,单核36个,分叶核12个,氯化物mmol/L,糖0.1mmol/L,蛋白.8mg/L,菌检可见真菌。

在第3家医院治疗5天后即年3月31日,因症状无改善且加重,所以转入第4医院,查头颅CT示脑室有扩张(图-5),考虑“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给予头孢曲松钠静点抗感染,甘露醇静点降颅压,仍发热体温达38.7℃。

图-5:年3月31日头颅CT

入院次日即年4月1日,考虑“隐球菌性脑膜炎”转入入该院的呼吸感染中心治疗,继续给予甘露醇联合甘油果糖脱水降颅压,美罗培南静点抗感染等治疗。

入院第3天即年4月2日,进行腰穿,脑脊液压力显著升高,送检脑脊液常规及生化,结果支持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入院第5天即年4月4日,脑脊液2次墨汁染色均阳性,脑脊液隐球菌抗原均阳性,滴度1:,诊断隐球菌脑膜炎成立,因此给予两性霉素B静脉点滴抗真菌治疗,但当天晚上患儿突然出现头痛、烦躁不安、言语不清、口角及伸舌右偏并双侧瞳孔不等大、颈强直、左侧肌力减退表现,查头颅CT示脑室扩张加重(图-6),给予加用甘露醇脱水后好转。

图-6:年4月4日头颅CT

入院第6天即年4月5日晚上,病情再次加重:嗜睡、肢体瘫痪、呼吸节律不整、双侧瞳孔不等大、外周血氧下降等表现,立即给予甘露醇静脉点滴降颅压处理后病情平稳。

入院第35天即年5月4日,患者病情并无明显改善,查头颅MRI(图-7)。

图-7:年5月4日头颅MRI

医生告知家属隐球菌性脑膜炎预后差,家属于入院第37天即年5月6日,自动出院。

出院后回之前的第1医院间断静脉点滴两性霉素、氟康唑及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口服氟胞嘧啶及中药治疗大约3个月左右,病情逐渐好转。

第3家医院出院后3个月即年8月6日,返回第3医院呼吸感染中心复诊,腰穿脑脊液化验隐球菌试验仍阳性,未给予特殊治疗。

第3家医院复诊后又3个月期间内,头痛及发热症状仍反复出现且呈加重趋势,医院给予甘露醇脱水降颅压后可暂时缓解,期间查头CT示“脑室系统扩张,室旁水肿明显”(图-8)。

图-8:年11月7日头颅CT

为求进一步有效治疗,在外院经7月余治疗无效后经当地医生介绍转至李小勇脑脊液中心

二、在李小勇脑脊液中心治疗过程和结果

年11月18日入院时:反复发热头痛已7月余,体温高达38.4℃,精神差,外院多次脑脊液检查提示隐球菌感染。头颅CT(年11月19日):脑室系统扩张伴室旁水肿(图-9)。

图-9:年11月19日头颅CT

入院第2天即年11月20日,进行了右侧侧脑室引流术,术后当天查头颅CT示脑室引流术状态(图-10)。

图-10:年11月20日头颅CT

术后第1天即年11月21日,术后引流出淡黄色清脑脊液(图-11),

图-11:年11月21日

术后一周内仍间断发热伴头痛发作,术后第8天即年11月28日,查头颅CT及磁共振(MRI)检查均显示弥漫性脑实质炎性改变(图-12、图-13),考虑神经结节病可能,遂给予加用甲强龙40mg1/日静脉点滴激素治疗。

图-12:年11月28日头颅CT

图-13:年11月28日头颅MRI

入院治疗13天即年12月1日,患者头痛明显缓解,行头颅CT平扫+增强示脑实质散在点块状低密度影,无明显强化表现(图-14)。

图-14:年12月1日头颅CT

入院治疗21天即年12月9日,头痛完全消失,体温已连续10天左右正常,查头颅MRI示脑水肿减轻(图-15)。

图-15:年12月9日头颅MRI

李小勇医生指示根据患儿目前治疗情况及影像表现,诊断神经结节病可能性大:1、患儿头痛症状经常规脑脊液引流及甘露醇降颅压改善不明显;2、给予甲强龙激素冲击治疗后,头痛症状明显减轻且头CT显示脑实质水肿较前减轻,说明激素治疗有效;3、患儿近日脑脊液引流量较前减少,说明经有效治疗后颅内压减低;4、患儿虽外院诊断隐球菌性脑膜炎,但经过半年多抗真菌治疗,仍存在严重的脑实质水肿及颅高压表现,所以可能存在诊断的不确定性。

入院治疗24天即年12月11日头颅CT示脑组织水肿进一步减轻(图-16)。

图-16:年12月11日头颅CT

入院治疗36天即年12月23日,头颅CT示脑组织水肿基本消失(图-17)。

图-17:年12月23日头颅CT

经夹闭侧脑室引流管1周后查头CT未见脑室扩张加重(片子丢失),于住院治疗51天即年1月7日,进行了右侧脑室腹腔分流术,术后病情恢复良好。

年1月16日,住院59天出院时:身轻体健精神好,出院前查头颅影像示原弥漫性病变基本消失(图-18、图-19)。家属说,在外院治疗半年多病情一直反反复复,没想到在脑脊液科治了2月就治好了,让孩子重新回到了生病前的健康活泼的状态,多亏了李小勇脑脊液中心。

图-18:年1月16日出院时

图-19:年1月16日头颅影像

三、出院后随访

出院后4个月即年5月19日,复查时:身体一切正常,查头颅CT未见异常(图-20)。

图-20:年5月19日

(完)

〔本典型病例所涉及的图片和视频均经患者本人同意,如有异议,请联系该

转载请注明:http://www.meifashipin.net/jxwyjc/573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