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急性胃炎相关 >> 急性胃炎药物 >> 正文 >> 正文

冠心病治疗的基石他汀药物的4大类安全性问

来源:急性胃炎相关 时间:2020-7-5
版权声明:本平台致力分享好文精选、精读。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在本公号留言删除!他汀类药物在治疗冠心病方面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作为冠心病治疗的基石,他汀类药物不仅能够降血脂,还能够稳定斑块、抗炎,防止斑块破裂导致的急性心肌梗死。但是随着他汀类药物的使用,人们对他汀药物的安全性也产生了很大的怀疑。有的患者,甚至到了谈他汀色变的程度。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患者,包括网上咨询的一些患者。当建议他们使用他汀的时候,总是会反问他汀药物副作用这么大,真的需要使用吗?今天,陈大夫就给大家科普一下他汀的4大类安全性问题。他汀类药物的种类

临床上使用的他汀类药物主要有七种:

第一代:洛伐他汀、辛伐他汀

第二代:普伐他汀、氟伐他汀

第三代: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匹伐他汀

现在临床上使用最多的是阿托伐他汀和瑞舒伐他汀。

一、肝脏安全性

他汀类药物对肝脏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谷丙转氨酶升高上(正常值0-40U/L)。

1、他汀引起转氨酶升高的发生率

转氨酶升高1-3倍正常上限(即40-)的发生率>20%,也就是说,服用他汀类药物,超过20%的患者都会出现转氨酶升高在40-之间。转氨酶升高超过3倍正常上限(>),服用常规剂量的他汀(比如:阿托伐他汀10-20mg,瑞舒伐他汀5-10mg)发生率<1%;而服用大剂量的他汀(比如,阿托伐他汀80mg,瑞舒伐他汀40mg)发生率在2%-3%。转氨酶升高大于5倍正常上限(以上),发生率是0.5%转氨酶升高大于9倍正常上限(以上),发生率在0.2%

2、单纯的转氨酶升高不等于肝脏损伤

将单纯的转氨酶升高等同于肝脏受损是不科学的。评价肝功能的指标有很多,包括白蛋白、凝血功能、胆红素的水平。单纯的转氨酶升高,可能是他汀治疗后胆固醇降低导致的,并没有实际的意义。然而如果转氨酶升高,合并胆红素的升高,是需要引起重视的,可能是肝脏损伤的表现。

3、他汀相关的转氨酶升高预后良好

转氨酶升高,即使继续服用他汀,70%的患者,转氨酶也会自行的下降。

转氨酶升高,药物减量或者停药后,转氨酶会很快的下降。

使用大剂量的他汀,没有证据表明与明显的肝损伤以及肝衰竭有关。

4、与肝脏相关的不能服用他汀的情况

活动性肝病(比如急性的肝炎)

不明原因的转氨酶持续升高

任何原因转氨酶升高大于

失代偿肝硬化

急性肝功能衰竭

5、小结:

他汀对肝脏总体安全性是良好的。特别是阿托伐他汀对肝脏安全性良好,10mg的阿托伐他汀发生转氨酶升高大于的发生率在0.11%,即使是80mg的阿托伐他汀,也只有0.6%。而且对于脂肪肝导致的轻中度的肝损伤,使用阿托伐他汀可以改善肝功能。

美国推荐只在服用他汀前检测转氨酶,此后根据需要再检测。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防止有些人因为转氨酶轻度升高,而不必要的停药。

但是在我国却不行,因为我国慢性肝炎患者众多,他汀的肝脏安全性仍然值得

转载请注明:http://www.meifashipin.net/jxwyyw/54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