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国超一半人感染幽门螺杆菌”的话题登上热搜,其实这个数据并不新,但看起来还是挺可怕的。
中国是幽门螺杆菌感染大国,一般人群中幽门螺杆菌的发生率为30%-70%,且大多数感染者没有明显症状。
目前,幽门螺杆菌(Hp)已经被大众所熟知,且知道此细菌具有传染性,特别是具有家庭聚集性。家里人如果有一个人感染了幽门螺杆菌,那么全家人可能都有被感染的风险。这跟我们平时用餐的习惯有关系,尤其是有些家长会口对口喂给孩子,增加了细菌的传播性。
幽门螺杆菌是打不死的小强。它是一种微需氧的细菌,不怕胃酸,是唯一能在人体胃内长期存活的细菌!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将它列为Ⅰ类致癌物,会增加胃癌风险。
1
幽门螺杆菌可怕吗?
它是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的主要致病因素;使人罹患胃癌的危险增加2.7-12倍;传染性强。如家人中有人感染,其他人则极易被传染。
目前认为,幽门螺杆菌的传播途径主要是经口-口、粪-口传播,比如口口喂养、共用餐具等;食用受幽门螺杆菌污染的食物、饮水;接触被幽门螺杆菌污染过的粪便;接吻(幽门螺杆菌阳性者唾液里也含有幽门螺杆菌)。
我国一般人群中幽门螺杆菌的发生率为50%-70%,且大多数感染者没有明显症状。
哪些症状表明可能感染幽门螺杆菌?
-口臭。引起口臭最直接的病菌之一就是幽门螺杆菌。
-出现反酸、烧心、胃痛、腹胀等胃肠道疾病症状,病程较长且反复发作。
-引起慢性胃炎。上腹部不适、隐痛、嗳气、恶心、呕吐等。
幽门螺杆菌感染并没有特别明显的症状,不过可以通过专项检查来判断有无幽门螺杆菌感染。
2
幽门螺杆菌感染一定会患胃癌?必须治疗吗?
不一定。
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约80%为无症状的胃炎,其余可能出现消化性溃疡或消化不良,只有约1%患者发生胃癌。
也就是说,幽门螺杆菌感染虽然是胃癌重要的危险因素,但并不是导致胃癌的唯一致病因素,胃癌的发生与饮酒、吸烟、高盐饮食等很多因素相关。因此,幽门螺杆菌感染也不必过于恐慌。
不过幽门螺杆菌感染者胃病的发生率高于普通人,且大多数患者没有症状,有些人胃镜检查也仅表现是浅表性胃炎甚至正常,这些人则不需要根除幽门螺杆菌。
总之,并非所有感染了幽门螺杆菌的人都必须接受治疗,如果感染者没有出现症状,则不需要治疗,但需定期检查,是否需要做根除治疗,由你和医生讨论决定。
3
如何预防幽门螺杆菌感染?
既然幽门螺杆菌可以通过粪-口传播,则再次说明了洗手的重要性。冬天到了,水也变得很凉,上完厕所后的你是否仍然坚持洗手?勤洗手,可以有效避免幽门螺旋杆菌通过手部进入口中。
手卫生是健康的第一道防线。正确洗手是预防腹泻、消化道疾病、呼吸道感染等各种疾患最有效的措施之一。
少去不卫生的地方用餐,特别是路边摊,那里的餐具可能消毒不合格。
4
要不要分餐、用公筷?
唾液能传播的(食源性)病原体有很多,包括幽门螺杆菌、流感、甲肝、水痘、麻疹、开放性肺结核……使用公筷或分餐可以防止病人或病原携带者与他人共食中来回“穿梭”的筷子将疾病传播给其他共同就餐的健康人群。
使用公筷公勺、分餐进食可以降低“病从口入”的风险。
所以,公筷应该尽快用起来,如果条件允许,也建议大家分餐。
END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meifashipin.net/jxwyyw/64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