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来了,大家的生活和饮食变得丰富起来,西瓜、冰棍、气泡水,烧烤、啤酒、小龙虾,这些都是满满的夏天的快乐。但日子久了,有时就会出现胃胀腹胀、不思饮食、口淡无味、恶心呕吐、胃里泛酸水、胃中空落落、不耐饥饿、频频打饱嗝、舌苔厚腻等问题,这是遭了慢性胃炎。夏季,很多时候还会急性胃炎发作,主要表现为上腹痛、腹胀、嗳气、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有沙门菌或金黄色葡萄球菌毒素所致者,多伴有腹泻、发热,甚至脱水、休克。
胃炎的诱发因素
1.过冷、过热的食物和饮料浓茶、咖啡、烈酒、刺激性调味品均可刺激胃黏膜,破坏黏膜屏障;
2.细菌及其毒素。常见致病菌为幽门螺旋杆菌、沙门菌、嗜盐菌、致病性大肠杆菌等成为致病最常见的生物学因素;
3.精神、神经功能失调,以及机体的变态(过敏)反应均可引起胃黏膜的急性炎症损害。
为什么夏天更易发生胃炎?
1、在夏季很多人为了快速降温,猛喝冰冻饮料、冰水等,使胃受到刺激
2、夏季食品容易变质,若不注意饮食卫生,很容易病从口入。
3、休息不好。因为天气炎热,睡眠不佳,导致抵抗力下降,胃黏膜抵抗力下降。
4、过度吹空调,使胃受凉。
5、精神紧张。胃病的发作50%与精神紧张有关。夏季人的情绪容易烦躁,精神紧张,加重胃炎。
临床特异性表现
1.进食不当食物后,表现为中上腹不适疼痛,以至剧烈的腹部绞痛,症状轻重不一;
2.厌食、恶心、呕吐,常伴有肠炎而有腹泻;
3.严重者可有发热、呕血和(或)便血、脱水、休克和酸中毒等症状;
4.体检有上腹部或脐周压痛,肠鸣音亢进。
实验室检查
1.感染因素引起者末梢血白细胞计数一般轻度增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伴肠炎者大便常规检查可见少量黏液及红、白细胞,大便培养可检出病原菌。
2.内镜检查可见胃黏膜明显充血、水肿,有时见糜烂及出血点,炎性渗出物。
预防小贴士
1.保持精神愉快,戒烟忌酒。
2.慎用、忌用对胃黏膜有损伤的药物。
3.注意饮食,过酸、过辣等刺激性食物及生冷不易消化的食物应尽量避免。
治疗原则
调节胃肠道细胞内环境+抑制胃酸分泌+保护胃粘膜
参考处方
乐液平1片+ML水一日两次
+奥美拉唑肠溶胶囊,一日两次
+铝碳酸镁混悬液,一日三次
本文图片来源:来源于以下pixabay.
转载请注明:http://www.meifashipin.net/jxwyyw/87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