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企业做分析判断,最大的问题就是面对众多的信息和如何提炼有用的信息依据什么框架去做正确的判断。
我们打开雪球论坛,会收到推送的各种信息。特别是现在推荐的算法智能化,我们越是关心什么股票,就会推送该股票的信息。而且我有种感觉,雪球推荐的信息都是和我们观点一致的内容,就很容易造成我们的信息不够客观,容易产生专业自负和灯下黑。
首先谈决策链的构成,投资是一个关于决策的游戏,一切结果取决于决策的质量。如果用一根链条表示整个决策的制定过程,这几个关键环节值得注意:事实、信息、观点、判断、理念、信仰。
事实是指真实的情况,一切带有主观猜测或者个人判断未发生的事件只是可能性,而不是事实。比如最近上市的功能饮料第一股东鹏饮料,从上市的46元,今天已经到了元,不排除还会上涨,今天市盈率已经达到77倍了。
我对东鹏饮料是有好感的,做市场做的比较扎实。推动其上涨的因素是红牛由于品牌纠纷,东鹏未来甚至有机会做到功能饮料第一品牌,红牛最高峰的时候做到亿销售额,多么令人激动的判断。但现在看也是主观猜测,也是对未来没有发生事情的预测而已,并不是事实。
事实是现在49.59亿的销售主要集中在两广、西南等地,在北方等众多城市推进还是有众多困难的。在贵州、四川等地,东鹏是几进几出,即便在强大的广告、高兑奖率、高人员投入的情况也花了三、五年才逐步打开市场。
现在元如果对应食品饮料或者说投资正常的市盈率25倍,亿市值对应其25亿净利润,是现在8.05亿利润的3.14倍,按其46%的利润成长,至少透支了3年的成长。这个只是大致算了一下,后面会详细跟踪研究。这个就是个人判断与事实的差异,大家都疯狂,然后股价隔几年才慢慢恢复,就像养元一样,从上市的多元跌到十多元。只考虑对市场前景无理论支撑的预测,产生错误的判断,最后吞下亏损的苦果。
信息是投资中,对投资决策能产生影响的各种消息或者资料。这些消息有感性的,理性的,我们只能依靠理性的数据做判断,而不能把决策给予感性的消息。在互联网社会,我们不是信息太少,而是信息太多。
今天这个大V说舍得酒业值得投资,明天有大V说五粮液肯定会涨到0元,也行会涨到0元,在这期间要经历无数次的回撤,你能拿得住吗?伊利定增了,利空,昨天下跌5%个点,伊利昨天牛奶卖不动了吗?我们总是觉得我们信息掌握的太少,去听大V或者大神的发言。我也看了雪球这些论坛充斥着些什么信息,可以说牛鬼蛇神,大师大仙股神股颠,骗子疯子都有。真不要看多了,看多了自己没有判断真的要疯掉,关键浪费时间。
我觉得对我们有用的信息就那么几个。第一层的是财务信息,企业的毛利率、ROE是否高,这个可以看出企业的竞争力。财务指标的变化状况,同比环比看变好了还是变坏了。同行对比看是否是最好的,或者有什么需要改进的。
第二层,我研究快速消费品。渠道建设如何,销售人员数量,人均销量是否在提升。经销商数量是否在增加,增加速度如何。直营、电商、经销渠道的占比等等。广告费用的投入情况,运费的变化,毛利率的变化等等。
第三层,企业高层最近的言论、动态,公司发展方向。股东会提问,调研,公司的新品经营情况等等。这些信息去反复看,验证自己的判断,你对企业研究越深,判断就越准确。
转载请注明:http://www.meifashipin.net/jxwyyy/104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