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空消失的近90亿元资金,被股东占用后,用于购买本公司股票。市场长期质疑的内幕交易,被监管一则通报证实后,康美药业内幕交易、操纵股价的路径,也即将临近揭盅时刻。
证监会5月17日通报,康美药业年至年,使用虚假银行单据、伪造业务凭证,虚增存款、收入造假,部分资金被转入关联账户买卖本公司股票后,康美药业公告称,公司与关联公司往来的88.79亿元资金,被用于购买公司股票。
年至年间,康美实业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下称“康美实业”)、康美实业实际控制人马兴田之妻许冬瑾,通过定增、增持,合计买入康美药业约3亿股,动用资金52亿元以上。
康美药业相关披露,未说明资金被占用后,又用于购买该公司股票的资金中,是否包含上述定增、增持部分,以及具体的买入时间。如果占用的资金包含了前述部分,两者之间仍有36亿元左右的差额。
而按照年1月至年12月康美药业的股价计算,约89亿元资金,最多能买入近8亿股康美药业股份,最少也能买入近4.2亿股。但在同期康美药业披露的前十大股东、前十流通股股东及持股数量信息看,并未出现异常情形。
这些被挪用的资金买入的股票,究竟到哪里去了?帮助康美药业坐庄自家股票的人又是谁?
近90亿资金坐庄自家股票
证监会17日通报称,康美药业至年财报存在重大虚假,具体事项包括使用虚假银行单据虚增存款,通过伪造业务凭证进行收入造假,部分资金被转入关联方账户买卖本公司股票。
康美药业当晚也披露称,根据前期披露的年报及附属文件,并经公司核查,发现与相关关联公司存在88.79亿元的资金往来,相关资金被关联公司用于购买公司股票。
证监会的通报,坐实了市场对康美药业内幕交易的质疑。年10月25日,第一财经刊发《康美药业暴跌真相:神秘“操盘手”两周前被抓?》的报道,指出因涉嫌操纵股价、内幕交易,深圳博益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王廉君,被公安经侦部门采取强制措施,操纵标的可能涉及康美药业。而博益投资是马兴田控制的企业。
年10月25日晚间,康美药业公告称,王廉君在年至年间,分别买入该公司股票15万股、万股、万股、20万股,年至年间分别卖出万股、万股、60万股。
从证监会及康美药业披露的金额来看,王廉君历次买入的股票,远低于康美药业关联方占用资金可买入股票数量。
年1月至年12月,康美药业的最低价分别为12元、16.95元、9.08元,平均最低价约为12.64元,最高价则为18.5元、16.95元、28.25元,平均最高价约为21.23元,三年均价约为11.3元。
根据上述数据大致测算,如果全部按均价买入,88.79亿元的资金最多能买入近8亿股康美药业股份;按平均最低、最高价计算,也分别能买入约7亿股、近4.2亿股。
但在最近三年的年报中,马兴田家族的持股数量、持股比例,变化并不明显。
年底,康美实业持有康美药业约13.38亿股,持股比例30.42%,许冬瑾直接持有万股,占比2.17%,普宁市金信典当行有限公司(下称“金信典当行”)、普宁市国际信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下称“普宁信息”)、许燕君分别持有万股、万股、万股,持股比例分别为2.12%、2.12%、1.59%,合计持股数量约为16.9亿股,持股比例共计约38.42%。
康美药业的上述股东之间,均存在关联关系。根据披露,许冬瑾、许燕君存在关联关系,康美实业、金信典当行,均由马兴田控股,与许冬瑾、许燕君构成关联关系,普宁信息的控股股东则为许冬瑾,与康美实业、金信典当行、许燕君又构成关联关系。
年6月,康美药业完成5.3亿股定增,康美实业认购2.09亿股。定增完成后,公司总股本由44.17亿股,增加到49.47亿股。康美实业持股数量增加至15.47亿股,持股比例为31.27%,许冬瑾、金信典当行等持股情况未变,合计持股比例约38.37%。
进入年,康美实业、许冬瑾曾进行过一轮增持。当年6月11日至6月19日,康美实业、许冬瑾合计增持万股、约占康美药业总股本的1.93%,其中许冬瑾增持万股,康美实业增持万股。
按照上述数据计算,年至年间,康美实业、许冬瑾通过定增、增持,持有的康美药业股份增加了约3亿股。其中,增持均价约为21元,涉及资金近20亿元;定增认购价15.28元,金额约为32.2亿元,两项合计在52亿元以上。
公开数据显示,经过年增发、年增持,截至年年底,康美实业、许冬瑾的持股数量分别为16.4亿股、万股,金信典当行、普宁信息、许燕君持股数量则未变化。
年底,康美实业减持万股,持股数量降至16.37亿股,许燕君也退出了前十大流通股股东名单,马兴田家族其他关联股东,对康美药业的持股,并未出现大的变化。但年一季报显示,许燕君重新出现在前十大流通股股东中,但持股数量较前未变化。
蹊跷的大额卖出
长期以来,盘中股价震荡盘整、尾盘规律性拉升,市场一直质疑康美药业股价存在操纵。
按照上述数据,如果康美实业、许冬瑾定增、增持动用的资金,包含在所占用的康美药业资金之内,那么,两者之间仍有36亿元左右的差额,对应股份则存在至少1.2亿股左右的差距。
年6月29日披露的定增结果及股本变动情况显示,一名叫“陈树雄”的自然人,出现在康美药业前十大股东中,持股数量万股,持股比例为1.07%。而在年一季报中,前十大股东、前十大流通股股东中,均无陈树雄的身影。此后,陈树雄持股数量持续攀升,年9月底曾达到万股。
陈树雄的具体身份,是否与康美药业存在关联,目前外界并不能了解相关信息。而是否有他人利用关联方占用的资金买入康美药业,也有待监管调查认定。
不过,被占用资金去向不明的同时,康美药业二级市场交易出现了一些“异动”。
龙虎榜数据显示,最近一年来,有三家券商营业部席位涉及大额卖出康美药业股份,各家金额均超过4亿元,合计卖出金额在17.2亿元以上。
上述三个席位中,招商证券深圳益田路免税商务大厦营业部席位卖出7.24亿元,买入为0,卖出金额仅次于沪股通席位;另外,上海证券深圳福鸿路营业部、招商证券深南东路营业部两席位,分别卖出约5.4亿元、4.6亿元,买入金额均为0。
对比康美药业年至年年报,公司前十大股东中,只有证金公司在年、年分别减持了万股、万股,但证金对该公司在年增持了1.02亿股,总的买入数明显多于卖出数;另有一股东卖出了万股。市场人士从这些数据对比判断,上述三个券商席位买入的康美药业股票,很有可能是从二级市场买入。那这些席位又是何时吃进了康美药业股票?
龙虎榜数据显示,最近六个月,前述三个券商席位,没有出现在康美药业买卖前十的榜单中。
从康美药业走势来看,年到年共经历了三波拉升。其中,年初到7月底,从11.4元左右,攀升到最高的17元以上;横盘三四个月之后,开始突破,至年6月,上涨至21元以上。经过数月整理,到年5月涨至近四年最高的28元以上。
大宗交易公开信息显示,年6月11日,招商证券深圳益田路免税商务大厦营业部席位曾买入.4万元,卖方为机构席位。此外,该席位还在年1月27日,两次买入约1.6亿元,卖方则为券商席位。
此外,年4月26日,上海证券福鸿路营业部席位也曾通过大宗交易买入万元,卖方席位亦为机构。而招商证券深南东路营业部席位,则始终未在大宗交易记录中出现过。
用了什么“马甲”?
大量买入康美药业的券商席位背后,是否与康美药业被占用的资金有关,又是哪些“马甲”代关联方持仓?
第一财经记者梳理了康美药业在年至年各期定期报告,除了年定增进入的股东之外,康美药业前十大股东、前十大流通股股东非关联方股东及持股变化也均不明显。
年10月左右,多家广东的上市公司在二级市场突现股价集体闪崩,引起市场高度
转载请注明:http://www.meifashipin.net/jxwyyy/105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