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级思维、中级思维与高级思维的区别,就是人与人之间拉开距离的核心。
一、思考的期望模型
思考是为了决策而服务,通过什么样的思考过程,就能得出什么样的结论和决策。人在思考的时候很难跳出自己的小圈子,很难跳出先前的思维框架,最好的办法就是用一个新的思维框架,而经济学和数学里有一个简单的预期收益模型,这个期望模型用来做思考决策,最合适不过了。
二、思考的实践
由于我自己有留学背景,经常会有人问我一个问题:留学对我来说有意义吗?我要花费大笔资金去留学吗?付出的钱是否有回报?
这个时候我会说,说说你的想法。
我们来看看三种思考维度的人会怎么说
1、初级思维
简单线性思考,一元思维的优劣对比。
千篇一律,他一般会说:我想进金融行业,但我现在只有本科学历,够不到门槛,国内硕士很难考上,我要去出国,英国留学一年要花费40万,但我听说英国硕士毕业生回国也就五六千的工资,5年都赚不回来留学的钱,可能我要8年时间才能赚回来,好亏啊,但是国内的好学校我又考不上,现在我可能只能找到三四千的工作,我又不想干,我要怎么办啊?
这种思维模式是相对简单的初级思考模式,衡量事物的角度相对唯一——投入产出比,花出去的钱跟赚回来的钱做简单的对比,而思考中考虑的维度也相对单一,那就是我花了多少钱,能赚多少钱,直接工作的维度,这个也是一个简单的期望模式。
2、说说期望模型
期望模型
预期收益=可能获得的报酬获得报酬的概率-可能损失的报酬
如果预期收益为正,可以做这个决策,如果预期收益为负,那就不要做这个决策。
彩票陷阱与预期收益率
我们通过彩票的例子来说说期望模式,大家先思考个问题,追加版本大乐透的特等奖奖金万,而买一张彩票只需要3块钱,听起来很划算,你会去买吗?
我们要通过期望的方法来去思考我们的投资决策。
首先,获得特等奖的概率是万分之一(网上可以查到),而特等奖的奖金是万,也就是你中奖的奖金乘以概率就是你的预期收益,预期收益为0.42元,但你投入3元,也就你会得到的损失,期望=0.42-3也就是-2.58,那就证明你买彩票这件事情长期来看是亏损的,每买一次彩票,可能损失2.58元。所以公司告诉我们不要去做购买股票的决策。
如果能评估一件事情成功的概率,找到相应的因子和概率,通过期望的方法去思考并作出决策理论上可以得到最优决策。
3、说回初级思维
在一维思考里,这个算法很简单,我可能获得的报酬,5年只有30万,读书花费40万,所以预期收益就是30万减去40万为负10万。以这种比较简单的方式去做初级思考。
4、中级思维
中级思考模式是什么呢?找因子、找方法。
同样一个学生,面对40万读书的决策,可能会给另外的论断,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另一个同学怎么说。
我问:你觉得读书花40万是否值得?
他说:值得,我通过各种网站搜集准确的数据,发现目前国内只有金融行业和互联网行业可以达到高薪,而我自己没有工科和编程的基础,可选择只有金融留学,那金融应届生在上海的平均工资为1.3万,很多岗位的起薪可以达到年薪30万,比如券商、信托、银行总行、保险资管和公募基金,我需要做的努力是在这一年时间好好把书读下来,并且了解所有高薪岗位入门的条件,需要的技能和努力的方向,我要读一个符合顶尖金融行业工作岗位要求的专业和学校,学好相应的技能,掌握笔试面试的技巧,争取可以进入高端岗位,据我了解,很多岗位在工作五年(比如投行)可以达到平均60万-80万的年薪,如果这样,我读书就非常值得,这是一个非常容易做的决定。
对他来说,也用了一个期望的计算方法。
那就是未来某一年可能实现60万-80万年薪的可能性(80%)减去40万的投入,怎么看都是正向收益。
对于中维思考者来说,找因子——如何实现超越40万花费的收益,进入信托、券商、投行等工作都是因子,找方法——想明白如何把因子从理想变为现实,也就是我要如何努力进入投行,找到相应工作,并通过努力达到60-80万的年薪。
5、高级思维
升维思考之高维思考——思考底层逻辑、增加维度、扩大眼界找因子、搏概率
我听过至今最为震撼的关于留学收益的观点。
同样的问题,你为什么留学,是否可以通过留学获得相应的收益呢?
他说:我把留学这件事情拆分成几个部分和维度。
1、知识层面
2、工作机会
3、眼界思维层面
4、人脉层面
5、商业获取层面
6、不确定性之机会层面
有些维度我能把握,有些维度我并不能把握,我找了一个有留学经验,现在又混得很好的前辈咨询,希望通过他的思考维度来提升我自己。
从我能把握的维度来说,知识获取是很显而易见的,不过我也知道一年制的硕士并不能让我在知识上有过高的期待,我知道读了硕士后能达到一些名企的招聘门槛,算是一个收获,关于其他的收获,我可能看不到,但我列出了后面四个去问前辈。
前辈是这样说的:
1、他在留学的时候,他觉得对他最大的震撼是眼界思维的开阔,并不是因为国外有多好,而是英美国家的留学,本能地进行了经济筛选,读书的留学生大多数家庭条件优渥,格局眼光较好,更有甚者,他们的父母可能在商业、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里非常成功,这种成功潜移默化给了他们独特的思考问题的方法和角度,让他们处理任何事情游刃有余,让他们在做决策时总能做出相对上乘的决策,比如他的一个同学在刚刚入学的时候,就知道了自己以后要去金融里面做上市公司的大小非减持业务,所以学生时代就在寻找合伙人,一方面是技术合伙人,可以一起完成这个事情,一个是业务合伙人,他已经在努力找寻有上市公司家庭资源背景的同学了,当我还在思考怎么样多背几个英语单词的时候,这种注定赢在起跑线的思维给了我深深的启发,这种收获很难用经济来衡量但是远超经济价值。
2、人脉层面,刚刚有说,你同学的父母很可能在商业、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里非常成功,如果在社会上与他们交往,可能难以企及,很难跟他们接触到,但是学生时代,大家关系相对简单,这是一个给未来储备人脉资源的绝佳机会,你可能遇到你的灵魂伴侣,可能遇到志同道合的合伙人,可能遇到以后在事业上的贵人,这些潜在的机会都可能在未来10年20年某个不经意间对你帮助巨大,要知道很多顶级商业大佬的合伙人都是在大学里找到的。
3、商业获取层面。很多人在国外,受环境因素的影响,会打工会创业,会接触很多商业机会,比如把国内的模式引出去,把国外的品牌引进来。我的一个朋友,在韩国留学的时候,非常喜欢吃韩国的一款冰淇淋,回国后就找朋友合伙把这个品牌引入中国,成为国内一级代理,并在上海北京开店,目前已经实现了万的年利润。
当然,目前国内发展迅速,我们的外卖、支付、团购等也都处于领先地位,把国内的模式引出去服务当地华人,或者依靠信息优势为同学提供实习、求职、课程辅导、旅游的资源信息,也能实现商业上的成功,要知道,海外华人留学生的群体购买力惊人。
这种潜在的获取商业成功的可能,也需要放在思考维度中。
4、不确定性之机会。人有时就是博一个未知,一个机会,而出国可能会给你这个机会,我有同学在国外找到了外国伴侣,最终留在了国外,我也有同学一直走着学术的道路成为高校的教授,更有同学找到了一生的合作伙伴,获得了商业成功,这些潜在的机会,哪怕只有0.1%的可能,也会让你受益良多。
最后,他自己算了一个公式:
假如我读书获得的收益可能是获得一个年薪10万的工作,但我有20%的可能找到终身伴侣,这个效应我假定是50万(并不高),我是一个很爱折腾的人,我有5%的概率碰到终身合伙人,创造大事业,假如未来可以赚到万
那我的期望就是10万*%+50万*20%+万*5%=万,潜在的收益期望可能远大于40万投入。
所以,确定留学是个非常容易的选择,如何让潜在的高收益概率变大,才是我真正应该去想的。
我是投行小布/布哥,多年金融行业从业经历,可能是全网最懂求职的留学中介
知乎留学/职场优质答主,多个全站热门回答
帮你出国读好学校,回国找好工作
私信布哥,可与布哥一对一交流,免费领取1次私人定制的出国留学+回国求职规划咨询
转载请注明:http://www.meifashipin.net/jxwyyy/109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