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荷说公筷:
以前在老家,我们通常总是一人一碗饭,不用盘子,估计是生活水平不允许,没有太多的菜或盘子碗。只有家里来客人才有七盘八碟上桌子,而且也不允许小孩上桌子和客人一起吃饭,我们仍然是端一碗饭坐在厨房或院里吃饭,眼巴巴的渴望能坐在桌子上吃饭(我们那里称吃席)。即使在平日里,父母亲也是绝对不允许用已使用过的筷子在锅里盆里夹菜的,只能用公用的勺子筷子盛到自己碗里,母亲总絮叨说,那样很脏,把口水带到饭菜里,对别人不礼貌,是没家教的表现,也说那样调和过后的饭菜很容易坏的。的确,夏天有几次,我口渴,直接就着大勺舀上喝,或许是夏天天气太热吧,果然到晚上稀饭就发馊了,母亲就盘问我们姐妹几个,是谁就勺子喝稀饭。当时我不解其意,等到学了化学后,才懂得的把嘴里的细菌或活化酶,通过勺子带到锅里,把一锅稀饭发酵了。后来到城市里生活,我们学着人家,把做好的几个菜都一一放到盘子里,一家人围着桌子吃饭,似乎感到那才是城市生活的品味。好像一人一碗饭各自吃自己碗里的,是很土,很俗,很不优雅。最有意思的是,儿子现在养成吃米的习惯是,盛一碗米,菜是绝对不放米上,说那样会把米饭弄脏。他一口菜,一口饭,吃的倒是特别优雅,这或许没挨过饥饿的一代人的生活写照吧。在餐桌上,我是特别不习惯给别人夹菜,或许是从小的习惯,以前没流行公筷,我内心中是很排斥用自己的筷子给别人夹菜,也特别不喜欢别人给我夹菜。后来一段时间觉得自己在饭桌上待人不热情,也有意识的给别人夹菜,但总是在我自己用筷子之前,以显示自己热情,在用过以后也绝对不给别人夹菜。有时我偷偷想自己是有洁癖吧。疫情的流行,现在国家提倡使用公筷了,我是非常推崇的,这样对自己和别人都好,何乐而不为呢?我更呼吁,我们应积极推行分餐制,自助式,各取所需,杜绝浪费。虽然中国传统值得发扬光大,但应看到热闹、团结饭局后面的弊端——太过浪费。马上就是农历新年了,不论是回家与亲人相聚,还是就地过年与朋友相聚,少不了的一件事就是多人共餐。
传统聚餐中往往没有使用公筷或者分餐的习惯,一大桌人你一筷子我一勺子,氛围好不热闹。
但是就是这样一种行为,并不十分健康。
张文宏呼吁:千万不能用自己的筷子给别人夹菜!
“不分餐,在疾病面前,就是裸奔。”年4月29日,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在论坛上说了这样一句话。
张文宏呼吁,分餐制,简单说就是大家的筷子尽量不要混一起。不要再自己的筷子给别人夹菜了!不能把自己的筷子(和别人的筷子)伸到同一个菜肴里。①
一双筷子传播病菌
根据《第五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报告》显示,目前我国幽门螺杆菌(Hp)感染率仍达约50%。②据此推算,大概一半国人感染幽门螺杆菌,也就是7亿。
图片来源:养生堂截图
一人有“幽门”,全家有“幽门”的也不在少数。而在家中或者办公室,谁是第一个感染幽门杆菌的人,也已经无法核查。
早在年,世界卫生组织(WHO)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就已经将幽门螺杆菌定为I类致癌原。
尽管幽门螺杆菌感染者中仅约15%~20%会发生消化性溃疡,5%~10%发生幽门螺杆菌相关消化不良,约1%发生胃恶性肿瘤。③
但所有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几乎均存在慢性活动性胃炎,亦称Hp胃炎。③
“幽门螺旋杆菌对于胃癌的影响就像吸烟对于肺癌。”上海交通大医院消化科陆红教授曾在年接受健康时报采访时这样比喻。②
而目前只需要吹口气就可以测到幽门感染的情况,包括碳13尿素呼气试验(13C-UBT)和碳14尿素呼气试验(14C-UBT)。
不用公筷,菜品菌落含量高出10多倍!
用不用公筷,差别有多大?
平时吃饭没啥感觉,但如果使用一些科技手段,用实验来展示,结果会吓你一跳!
年杭州市疾控中心曾做过一个实验,对比“公筷”和“非公筷”食用两组菜品的情况,结果发现:“非公筷”一组的菌落总数,全部高于“公筷”那一组!
有的甚至差出10多倍,比如干锅茶树菇这道菜。④
而对此,杭州市疾控中心提醒:用公筷会明显减少菜品中的细菌污染。
不使用公筷的情况下,一方面大家可能会把自身口鼻腔携带的细菌通过筷子传递到菜品上,另一方面也会导致不同菜品本身携带细菌的交叉污染(尤其是冷菜)。
此外,医院公卫科科长田福运在重庆晨报采访时谈到,有实验表明,将病人使用、普通人使用、大饭桌使用的筷子和公筷,分别提取样本液到容器里进行培养。发现:
病人使用过的筷子上细菌数量最高,经过“口水交换”的大饭桌上使用过的筷子细菌量明显高于个人单独使用的筷子,而公筷上的细菌数量非常非常少。⑤
不使用公筷,除了会传染幽门螺旋杆菌、甲肝、戊肝等消化道疾病,一些呼吸系统的疾病也会通过筷子、勺子来传播,比如新冠、流感。
大连医院感染科主任李荣宽在年接受大连日报采访时谈到,我们人体的构造,咽喉部是共同的通路,比如咽喉与我们的鼻腔、气道是相连的;咽部和口腔也是相连的。正是这样的生理结构,我们的呼吸道粘液(鼻涕)可以通过咳痰,即通过口腔排出体外的。因此,我们的唾液里有很多呼吸道的分泌物,呼吸道的细菌、病毒,可能在吃饭的时候沾染到筷子上,当我们用筷子去夹取食物时可能会传染给其他人。⑥
这也正是为什么有时候和感冒、流感的人吃了一顿饭,你之后也感冒了。
然而就是在这样科普和宣传之下,公筷的使用也并没有达到%。
北海市市场监管局年7月做过的一项调查发现,仍有23.9%的人表示极少使用或者从不使用公筷,41.8%的受访者几乎一直或在多数情况下使用公筷,但也并不是完全。⑦
新春佳节,一起使用公筷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meifashipin.net/jxwyzyz/71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