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股票信息 >> 股票信息发展 >> 正文 >> 正文

财华洞察风雨交加中概股监管再生突变

来源:股票信息 时间:2023-1-4
北京中科医院是真是假 http://m.39.net/pf/a_6010178.html

前言:

在全球股市避险情绪升温的当下,稍微有些风吹草动,市场投资情绪可能会变得恐慌,变得草木皆兵,任何的负面消息都会让投资者心理防线彻底瓦解。

图源:百度图库

在3月10日晚,美股中概股(下称“中概股”)就因漂亮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揪着所谓的“问责法案”不放。让中概股投资者又经历了一场血雨腥风的夜晚。热门中概股、中概股回港概念等中概股板块均出现不同程度暴跌,创新历史新低。

面对中概股的暴跌,国内投资者也只能默默“关灯吃面”,咽下这该死的“不情愿”。并只能寄托于明天:回到一个没有证券监管政治化、理性、追逐价值投资的“中概股”市场。

放眼当下,A股、H股及新加坡市场,或许是中概股二次上市或进行股权融资最理想的平台。

那么,问题来了。所有中概股都可以回归港股、A股及新加坡市场上市吗?另外,大量的中概股回归是否会出现大规模的“抽血”现象,给港股或A股带来流动性压力呢?

监管频频施压,中概股跌幅超六成

引发3月10日晚中概股暴跌的“外国公司问责法”,并非第一次出现。实际上,在“瑞幸咖啡造假事件”发生之后,川普就表示过要加速推动《外国公司问责法》(下称“问责法案”)等相关法案的落实进度。

年12月,川普签署了问责法案,对外国公司在美上市提出额外的信息披露要求。当时,这个问责法案就要求,连续三年不能满足漂亮国上市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对会计师事务所检查要求的股票,不能在漂亮国市场交易。(这赤裸裸的外国公司问责法案针对谁,自然不用说——中概股)当时,中概股就开始面临着退市压力。

而引发漂亮国对中概股政策监管收紧还得追溯到去年下半年。去年,滴滴事件和教培双减政策陆续发生之后,漂亮国对中国公司赴美上市的要求达到了“史上最严”。

年7月30日,SEC主席加里·詹斯勒在SEC

转载请注明:http://www.meifashipin.net/jxwyzyz/998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