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饲养殖技术的发展也出现了疫病常发和防疫措施不到位的情况,为了能够进一步的提升舍饲养的品质,本文分析了养殖过程中比较常见的疫病,并提出了针对性的防治方案,希望能够减少疾病的出现,更好的推动养羊业的健康发展。
1前言
舍饲养殖是建立在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上提出的规模养羊的模式,这种方式能够高效的解决放牧导致的植被破坏的问题,但是其中疫病防治制度不完善,管理措施不健全等,也极大的限制了工作的顺利进行。所以需要深层次的分析舍饲养羊疫病流行的原因,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综合防治,更好的提升舍饲养羊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2舍饲养羊的症状分析
2.1羊肠毒血症
这种病症是魏氏梭菌不同的血清型菌株对羊只造成感染引发的急性致死性传染病,这种病症主要是经过消化道感染,饲草和饮水的污染以及过量的食用精料等都会引起这种疾病,不同年龄都会出现这种疾病,从几个月或六岁都会出现,在病害经常出现的地区,2岁以下的,特别是4个月~1岁的羔羊发生死亡的概率比较高。这种病症很容易散发。
2.2羔羊痢疾
羔羊痢疾更多的是出现在刚刚初生的羔羊身上,属于急性传染病,主要的特点是持续性下痢,这种疾病会导致羔羊出现大量的死亡。
2.3附红体病
这种疾病主要是因为附红细胞体造成的人和牲畜都会感染的一种传染病,主要表现的症状是贫血、发热以及黄疸等。
2.4羊消化道线虫病
会有很多线虫在羊的胃肠道中,大多是混合感染,虽然线虫的品种比较多,但是会对羊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但是造成感染的症状比较相似,所以被称作是消化道线虫感染。
2.5螨病
羊螨病主要是因为疥螨和痒螨在体表寄生造成的慢性寄生性皮肤病。螨虫又被称作是疥癣病,传染性比较强,在较多的时间里会造成羊群严重感染,具有极大的危害。
2.6瘤胃积食
瘤胃积食属于急性瘤胃扩张,食物是的胃的容积明显增加,胃壁扩张,食糜停滞瘤胃造成了消化不良的情况,这种临床的特点表现为反刍、嗳气减少等,瘤胃出现疼痛感,瘤胃的蠕动比较弱。这种疾病出现的原因主要是羊食用了自己喜欢的饲料,包括苜蓿、青草或是养分不够的粗饲料。过程中会造成食滞性瘤胃积食,更多的是原发性的。此外,因为谷物过多的食用,会和碳水化合物在瘤胃中会产生乳酸,出现酸中毒,另外前胃迟缓、腹膜炎和皱胃炎等也会造成继发性瘤胃积食。
3舍饲养羊疫病出现的原因分析
3.1羊舍环境差
首先,在设计羊舍时,没有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直接在地面上养羊,或是羊床比较低,造成羊舍长时间处于潮湿的环境下,疫病发生的概率明显增加,也增加了疫病的防治难度;其次,羊舍的密度比较大,羊和羊之间互相接触的概率明显增加,这就造成了接触性传染病出现的可能性明显增加。
3.2饲料管理存在问题
舍饲养殖模式下,一些养殖户为了减少成本的投入,会采购廉价的饲料进行喂养,一些养殖户养殖经验不够,没有合理的配置饲料,导致羊群的抵抗力明显降低,疫病出现之后,会在较短时间里在羊舍快速扩散,造成较大的损失。
3.3防治措施不到位
羊舍的防疫消毒制度执行效果不佳,很多羊舍甚至还没有相应的消毒制度,虽然制定了消毒制度,但是工作人员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够,缺少消毒意识,导致制度落实不到位,增加了疫病的发生可能性。
4舍饲养羊疫病的综合防治
4.1加强饲养管理
实际的饲养中,要对每只羊的运动、呼吸和粪便情况及时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meifashipin.net/jxwydzz/97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