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急性胃炎相关 >> 急性胃炎检查 >> 正文 >> 正文

我国超一半人感染幽门螺旋杆菌到底你是如

来源:急性胃炎相关 时间:2021-3-6
哪家白癜风医院权威 http://news.39.net/ylzx/bjzkhbzy/
READING号外!号外!昨日“我国超一半人感染幽门螺旋杆菌”的消息登上热搜!!!据统计,我国超一半人感染幽门螺杆菌,这种病菌主要通过“口-口”传播,共餐易致全家感染,且不少患者出现耐药。到底这个全国超过一半人都感染的菌,到底是何方神圣,对我们身体会有哪些不良影响,又该如何预防呢?科普指南,让大家对它有更进一步的了解。

什么是幽门螺杆菌?

幽门螺杆菌(Hp)是一种革兰阴性微需氧杆菌,是全球范围内高感染率的慢性感染性致病菌。它往往存在于人的胃中,传播方式是胃口传播,特别是各种聚餐,更是为这种病菌的传播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传染能力有多强?

用最简单的一句话描述就是——“一人得病全家感染”。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幽门螺杆菌成人感染率高达50%左右,中国、日本、韩国的感染率要比欧美国家高,原因就在于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而环境因素不但包括饮食种类,还包括共餐习惯。

疫情当前,公勺公筷制成为热词。那么,从专业医生来看,餐馆甚至家中使用公勺公筷能避免哪些病菌?它们对人体的危害究竟有多大?“餐桌革命”对防控食源性疾病有何作用?

聚餐期间,共享美食可谓是人间一大快事,但大家围坐在一起吃饭的时候,其中存在着一个巨大的隐患——幽门螺杆菌感染。说起幽门螺杆菌,可能很多人都比较陌生,但它却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感染性疾病。

幽门螺杆菌(Hp)与多种疾病密切相关

幽门螺杆菌(Hp)的危害有多大?幽门螺杆菌(Hp)和一些上消化道疾病发生有紧密联系,是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的重要致病因素,与胃癌、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的发生密切相关。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幽门螺杆菌(Hp)感染者患胃癌的危险性可增加2至5倍,而在发展中国家,约有63%的胃癌病例与Hp感染有关。

此外,幽门螺杆菌(Hp)的“战斗力”也很强。除胃黏膜外,人的唾液、牙菌斑和粪便中,都有幽门螺杆菌(Hp)的“身影”。宿主感染Hp后,它可通过多种机制导致胃黏膜损伤,包括幽门螺杆菌(Hp)定植、损害胃黏膜屏障、炎症与免疫反应、毒力基因造成的损害、感染后胃泌素和生长抑素调节失衡所致的胃酸分泌异常等。鉴于幽门螺杆菌(Hp)与胃癌、炎症发生密切相关,因此一旦出现上腹不适、饱胀等消化道症状,要及时就诊。

而幽门螺杆菌(Hp)的预防尤其重要,其中最重要的方式就是实行餐具的消毒,推行公筷制、分餐制。

儿童也被感染,建议家中常备公勺公筷

由于中国家长常常为孩子配备专勺专筷,所以幽门螺杆菌的感染情况还好,不过近来也呈现出感染趋势,“比如十几岁甚至几岁的儿童被感染”。

当然,共餐制还可能会引起多种疾病的传播,比如甲肝、霍乱、戊肝、细菌性痢疾、伤寒、肠结核、脊髓灰质炎等,其中最普遍最常见的当属幽门螺杆菌。

随着疫情促使分餐制再度成为热词,我们应该借此机会推行“餐桌革命”,守护“舌尖上的健康”。然而,这场“餐桌革命”目前看起来还有一些难题需要破解。其中,最大的难题就是人们的接受度。

医院脾胃病科主任医师黄穗平举了一个例子:一位患医院,通过胃镜也没有发现任何异常,最终判断为幽门螺杆菌。在检查结果还没出来前,医生建议他暂时和家人分餐。不过,效果并不好,病人认为一家人还要用公筷太矫情,搞得像外人一样。等到检查结果明确说明是病菌感染,向他申明不分餐的后果后,他才接受了建议

黄主任建议,即使在家中,也最好实行公筷制,减少细菌病毒的相互传染。吃饭使用专碗专筷、夹菜使用公筷公勺的方式,尽量不要相互夹菜,这样是能够避免细菌病毒交叉传染的。

除了分餐之外,日常生活中,建议通过以下方法减少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机会:

01

勤洗手,可以有效避免幽门螺旋杆菌通过手部进入口中;

02

喝开水不喝生水,吃熟食不吃生食;

03

严格刷牙,牙具要放在通风的地方,注意口腔卫生、防止病从口入;

04

避免使用手喂送食物以及口口喂养幼儿;

05

进食定时定量,食用易消化、细软的食物,忌辛辣食物;

06

每餐过后及时清洗餐具,经常进行消毒处理。

幽门螺杆菌如何防治效果最好?抗生素杀菌,病菌抗药性强,患者不良反应明显,中药如何发挥作用?点开视频详细了解▽

来源/学习强国、健康FUN监制

靳文斌审核

李峰林、原耀欣校对

李峰林责编、制作

郝洁琼

转载请注明出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

转载请注明:http://www.meifashipin.net/jxwyjc/65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