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病史简介
患者
男性,64岁,常德人,于.10.03入湖南医院皮肤科。
主诉
全身红斑、风团1天。
现病史
患者精神状态极差,家属代诉,患者1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红斑、风团,伴瘙痒,皮疹可自行消退,不留痕迹。自行予枸地氯雷他定片口服后,皮疹仍有反复,无喉头梗阻感,无畏寒发热,无心悸胸闷,无腹泻。来我科就诊,以“荨麻疹”收入院。既往糜烂性胃炎,近半月有反复的反酸、嗳气,剑突下疼痛。自患病以来,患者精神食欲睡眠欠佳,大小便如常,体重下降约5kg。
既往史及个人史
既往有血小板减少、左锁骨下动脉斑块,糜烂性胃炎,膀胱癌手术史,年9月有肺癌手术史,术后病理提示为:右肺上叶微浸润腺癌,无外伤史,无输血及血制品史,无药物过敏史,无食物过敏史。
生于原籍,长期居住本地,无疫区居住史。无职业粉尘、放射性物质及毒物接触史。有吸烟嗜好已戒烟(具体不详)。有饮酒嗜好,已戒酒(具体不详)。
二、入院检查
体格检查
T37℃,P94次/分,R20次/分BP/65mmHg。发育正常,营养不良,自主体位,面容红润,神志清楚,体查合作。全身皮肤粘膜色泽正常,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触及。胸廓对称无畸形,双侧肋间隙正常,双侧肺呼吸运动度正常,双侧肺语颤正常,双侧肺叩诊清音,右侧肺呼吸音低,未闻及肺部啰音。心前区无隆起,心尖搏动点于左第5肋间隙锁骨中线内0.5cm,心浊音界正常,无震颤,无心包摩擦感,心率94次/分,节律整齐,心音正常,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
实验室检查
10月03日动脉血气:酸碱度7.,碳酸氢根浓度21.7mmol/L,二氧化碳分压31.1mmHg,氧分压.0mmHg;血沉mm/h;肝功能:白蛋白35.0g/L,白蛋白/球蛋白1.03,余正常;电解质:钠测定mmol/L,氯测定97.6mmol/L,余正常;
血常规:血红蛋白.0g/L,白细胞计数11.19×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率82.6%,血小板计数×10^9/L;超敏C反应蛋白测定.50mg/L。
辅助检查
肺部CT:右上肺改变,结合临床必要时进一步检查;主动脉及冠脉硬化;右侧胸腔积液。心电图:大致正常心电图。
图1肺部CT(.10.03)三、临床分析及初步诊断和治疗
病史特点
患者老年男性,因全身红斑、风团1天入院。患者有糜烂性胃炎,膀胱癌手术史,肺癌手术史。
辅助检查:肺部CT:右上肺改变,结合临床必要时进一步检查;主动脉及冠脉硬化;右侧胸腔积液。心电图:大致正常心电图。
入院诊断
1.急性荨麻疹
2.右肺上叶微浸润腺癌术后;
3.膀胱癌术后;
4.慢性胃炎
主要治疗
1.皮肤科护理常规,二级护理,陪护,清淡饮食;
2.完善三大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腹部彩超等相关检查;
3.暂予以抗过敏、护胃等对症治疗,根据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必要时请相关科室会诊。
四、进一步检查、诊治过程和治疗反应
.10.05
对患者进行抗过敏治疗,患者明显好转。但治疗期间,患者剑突下不适未缓解,轻压腹痛,乏力,消化科会诊,建议完善胃镜检查。患者于10月5日行胃镜,提示:胃多发溃疡:胃潴留。患者行胃镜检查后突发呼吸困难,喘息不适,有呛咳。心率次/分,呼吸33次/分,血压/87mmhg,SPO%,神志清楚,精神极差,呼吸急促,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大量湿啰音。急查动脉血气:酸碱度7.,氧饱和度85.6%,二氧化碳分压33.1mmHg,氧分压57.5mmHg,碳酸氢根浓度15.7mmol/L,乳酸浓度2.50mmol/L。
检查后出现呼吸困难,动脉血气提示I型呼吸衰竭,考虑误吸可能,经ICU会诊,家属同意后气管插管后转入ICU继续治疗。
入ICU后诊断考虑:1.吸入性肺炎?I型呼吸衰竭2.急性荨麻疹,3.右肺上叶微浸润腺癌;4.膀胱癌术后;5.胃溃疡伴潴留。
.10.06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予以利多卡因气道内滴入后,从气插管进镜,镜下所见主气道通畅,粘膜稍有充血水肿,隆突无水肿,左右支气管及各分支通畅,粘膜稍有充血水肿,见少许黄色稀薄痰,予以充分吸除。支纤镜检查过程顺利。
床旁重症超声检查:患者右侧上蓝点A线,下蓝点可见B线,PLAPS点B线,左侧上蓝点A线,下蓝点B线、PLAPS点B线,下腔静脉17.8mm,变异度小于30%,心脏收缩情况尚可。
血流动力学监测:股动脉置管后行PICCO监测:CI3.43L/min/m2,GEDIml/m2,ELWI13ml/kg,SVRI,心输出量及容量正常低值,肺水增多。
心电图:窦性心动过速。胸部正位片:肺部炎症可能,建议进一步检查,左侧胸膜炎。
血常规:血红蛋白.0g/L,白细胞计数11.17×10^9/L,血小板计数×10^9/L;输血前四项正常;降钙素原28.39ng/ml,血浆D-二聚体31.18mg/LFEU;凝血功能: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48.70S,血浆纤维蛋白原7.07g/L;肝功能:总蛋白54.6g/L,白蛋白25.5g/L,C-反应蛋白.66mg/L;心肌酶谱:肌酸激酶U/L,肌酸激酶同工酶26.60U/L,肌红蛋白.80ng/ml;肾功能:尿酸μmol/L;淀粉酶U/L;尿液分析:10月07日尿葡萄糖3+,尿红细胞镜检(RBC)1-3/HP个/HP,尿潜血1+。
.10.07
血气分析:酸碱度7.44,氧分压mmHg,二氧化碳分压25mmHg,碳酸氢根浓度16.6mmol/L乳酸浓度3.9mmol/L。
考虑吸入性肺炎所致脓毒症,ARDS,脓毒性休克给予重症监护,机械通气;患者有明显气促,畏寒及寒颤,ABG示I型呼吸衰竭,需使用强有力抗生素美罗培南抗感染治疗;护胃、营养支持、补液、维护器官功能及内环境稳态等对症支持治疗。
和患者家属沟通后,及时送检血和痰进行mNGS测序及培养。
.10.09
基因检测回报:痰检出肺炎克雷伯菌,光滑念珠菌及白色念珠菌;血检出肺炎克雷伯菌。
.10.12
细菌室培养结果回报:痰为肺炎克雷伯细菌感染;多次血培养无菌生长。
患者反复发热,查痰及血中均有细菌,亦可见真菌,故根据基因监测结果,今调整抗感染方案,联用“美罗培南+替加环素+伏立康唑”抗感染治疗。
根据痰及血标本细菌基因检测结果调整抗感染方案后,患者病情逐步改善,脱呼吸机,呼吸平稳,后转呼吸科继续治疗,现已平安出院回家休养。
五、最终诊断与诊断依据
最终诊断
1.吸入性肺炎重症肺炎ARDS脓毒性休克;
2.急性荨麻疹;
3.右肺上叶微浸润腺癌术后;
4.膀胱癌术后;
5.胃溃疡伴潴留。
诊断依据
患者因“全身红斑、风团1天”入院,行胃镜检查后突发呼吸困难,血气分析提示I型呼吸衰竭。考虑:吸入性肺炎,呼吸衰竭。对患者痰及血液样本进行mNGS检测和传统培养,病原体明确。
六、经验与体会
对于重症感染患者,使用mNGS检测手段较传统细菌室检测能够更早地发现病原菌,同时,能够检出传统培养可能漏检的病原微生物,并且对于精准治疗有非常积极的意义。所以选择合适的病人,合适的时机,及合适的样本来进行检测更有利于患者的后续治疗。
立足分子诊断·专注感染领域
迅敏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创立于年,创始团队由中美临床微生物、分子生物学、生物信息、机器学习专家组成,专注于感染性疾病的精准诊断,致力于用先进的分子诊断技术推动临床诊疗水平发展。
公司自主研发了世界领先的临床微生物测序和生物信息分析系统,建立了包含2万余种细菌、真菌、病毒、寄生虫的临床微生物数据库,推出了IngeniGen?“一步法”荧光定量PCR检测试剂盒、IngeniSeq?病原微生物宏基因组测序系统、IngeniFast?“一步法”自动化设备及病原体耐药全基因组测序等产品系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meifashipin.net/jxwyyy/77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