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4月15日至21日是第27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近年来,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持续上升,已经成为严重威胁中国人群健康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发布的年全球最新癌症负担数据显示,年全球新发癌症病例万例,中国新发癌症病例万例。
据调查,青海地区前5位的肿瘤分别是:胃癌、肝癌、肺癌、子宫颈癌、食管癌;且青海地区早癌的检出率较低。所以了解以上肿瘤的高危因素,积极参加癌症筛查,警惕相关症状和危险信号刻不容缓。
胃癌
一、高危人群
1、有胃癌家族史;
2、年龄≥40岁;
3、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者;
4、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残胃、肥厚性胃炎、恶性贫血等疾病人群;
二、筛查建议
1、内镜筛查:高危人群应每年接受胃镜检查;
2、定期幽门螺旋杆菌、血清胃蛋白酶原、血清胃泌素-17检测;
3、必要时肿瘤标志物检测。
三、预防措施
1、多食新鲜蔬菜,水果,避免高盐饮食,戒烟限酒;
2、积极治疗慢性胃病,如萎缩性胃炎等;
3、积极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
肝癌
一、高危人群
1、肝癌家族史;
2、男性年龄≥45岁;
3、慢性乙肝或丙肝,肝硬化,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4、嗜酒、长期食用霉变食物;
二、筛查建议
1、高危人群每半年1次超声检查,1次甲胎蛋白检测;
2、高危人群:甲胎蛋白检测阳性者,定期复查,必要时行CT、磁共振检查。
三、预防措施
1、积极防治病毒性肝炎;
2、禁食霉变食物和被污染的水;
3、戒烟戒酒,适量锻炼。
肺癌
一、高危人群
1、有肺癌家族史
2、年龄≥50岁
3、长期主动或被动吸烟者
4、特殊职业者(如矿工、厨师、化工原料接触者等)
5、慢性肺部疾病患者(如肺结核、慢性炎症)
二、筛查建议
1、胸部低剂量螺旋CT检查是有效手段,40岁以上的高危人群建议每年做1次;非高危人群每2年检查1次。肺部小结节或毛玻璃样改变的病灶,要定期随访。
2、必要时肿瘤标志物检测。
三、预防措施
1、戒烟,拒绝“二手烟”;
2、特殊职业者做好个人防护;
3、房屋通风,尤其是厨房、卧房等区域;
4、健康饮食,适量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
5、适量运动,每周运动时间不少于分钟;
6、生活环境干净舒适,尽量避免环境污染;
7、保持良好心态。
结直肠癌
一、高危人群:
1、恶性肿瘤尤其是肠道肿瘤家族史,或肠癌病史;
2、年龄≥45岁;
3、粪便潜血试验阳性;
4、有肠道息肉、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等癌前疾病;
5、盆腔接受过放射性辐射;
二、筛查建议:
1、一般人群:40岁开始筛查,每年1次大便隐血检测,每5年1次结肠镜检查;
2、高危人群:无肠道报警症状者,建议40岁开始每年1次大便隐血检测,每2年1次结肠镜检查。有肠道报警症状者,立即专科就诊。(注:肠道报警症状即有便血、肛门坠胀、粘液便、腹泻、便秘、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大便变细等肠道症状两周以上者)
三、预防措施:
1、定期体检,做好肿瘤风险筛查;
2、合理膳食结构,戒烟戒酒,控制体重;
3、适当身体锻炼,保持健康生活方式;
4、及时治疗便秘,积极治疗癌前病变。
宫颈癌
一、高危人群
1、持续性高危型HPV感染;
2、HIV感染者;
3、性生活较早;
4、有多次孕产史;
5、有宫颈上皮内瘤病变史;
二、筛查建议
(一)筛查项目推荐
1、宫颈/阴道细胞学:液基细胞学/巴氏涂片检查;
2、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
3、有条件提倡联合筛查(细胞学+HPV);
(二)筛查年龄及频率
1、年龄≤25岁不建议筛查;
2、25-29岁女性,每3年进行1次细胞学筛查;
3、年龄≥30岁可以HPV作为初筛或细胞学+HPV病毒联合检测,如果两项结果都正常,可间隔3年再筛查;
4、年龄≥65岁的老年妇女,10年内连续3次细胞学结果正常或2次HPV阴性可停止筛查;
5、孕期第一次孕检时筛查;
6、既往宫颈上皮内瘤病变,接受过治疗,应每年筛查,至少20年;
7、即使接种了HPV疫苗,也要定期接受筛查;
8、筛查避开月经期,前24小时内无性生活,不做阴道灌洗或上药,保持外阴清洁;
三、预防措施
1、健康生活方式,适量运动,戒烟;
2、适龄接种HPV疫苗;
3、按照不同年龄段接受筛查;
4、规范治疗宫颈上皮内瘤病变。
医院目前开展的癌症筛查检测包括:电子胃肠镜检查(包括无痛胃肠镜)、肿瘤标记物检测(全套)、核磁共振检测、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幽门螺旋杆菌(Hp)、胸部低剂量螺旋CT检查等。
预约挂号请
转载请注明:http://www.meifashipin.net/jxwyyy/77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