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养生堂截图
一人有“幽门”,全家有“幽门”的也不在少数。而在家中或者办公室,谁是第一个感染幽门螺杆菌的人,也已经无法核查。早在年,世界卫生组织(WHO)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就已经将幽门螺杆菌定为I类致癌原。尽管幽门螺杆菌感染者中仅约15%~20%会发生消化性溃疡,5%~10%发生幽门螺杆菌相关消化不良,约1%发生胃恶性肿瘤。但所有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几乎均存在慢性活动性胃炎,亦称Hp胃炎。“幽门螺杆菌对于胃癌的影响就像吸烟对于肺癌。”上海交通大医院消化科陆红教授曾在年接受健康时报采访时这样比喻。而目前只需要吹口气就可以测到幽门感染的情况,包括碳13尿素呼气试验(13C-UBT)和碳14尿素呼气试验(14C-UBT)。不用公筷,菜品菌落含量高出10多倍!用不用公筷,差别有多大?平时吃饭没啥感觉,但如果使用一些科技手段,用实验来展示,结果会吓你一跳!年杭州市疾控中心曾做过一个实验,对比“公筷”和“非公筷”食用两组菜品的情况,结果发现:“非公筷”一组的菌落总数,全部高于“公筷”那一组!有的甚至差出10多倍,比如干锅茶树菇这道菜。而对此,杭州市疾控中心提醒:用公筷会明显减少菜品中的细菌污染。不使用公筷的情况下,一方面大家可能会把自身口鼻腔携带的细菌通过筷子传递到菜品上,另一方面也会导致不同菜品本身携带细菌的交叉污染(尤其是冷菜)。此外,医院公卫科科长田福运在接受重庆晨报采访时谈到,有实验表明,将病人使用、普通人使用、大饭桌使用的筷子和公筷,分别提取样本液到容器里进行培养后发现:病人使用过的筷子上细菌数量最高,经过“口水交换”的大饭桌上使用过的筷子细菌量明显高于个人单独使用的筷子,而公筷上的细菌数量非常非常少。不使用公筷,除了会传染幽门螺杆菌、甲肝、戊肝等消化道疾病,一些呼吸系统的疾病也会通过筷子、勺子来传播,比如新冠、流感。大连医院感染科主任李荣宽在年接受采访时谈到,我们人体的构造,咽喉部是共同的通路,比如咽喉与我们的鼻腔、气道是相连的;咽部和口腔也是相连的。正是这样的生理结构,我们的呼吸道粘液(鼻涕)可以通过咳痰,即通过口腔排出体外的。因此,我们的唾液里有很多呼吸道的分泌物,呼吸道的细菌、病毒,可能在吃饭的时候沾染到筷子上,当我们用筷子去夹取食物时可能会传染给其他人。这也正是为什么有时候和患感冒、流感的人吃了一顿饭之后,你也感冒了。然而就是在这样的科普和宣传之下,公筷的使用率也并没有达到%。北海市市场监管局年7月做过的一项调查发现,仍有23.9%的人表示极少使用或者从不使用公筷,41.8%的受访者几乎一直或在多数情况下使用公筷,但也并非完全使用。新春佳节,一起使用公筷吧!
来源:安徽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本文仅用于传播信息,并不代表本转载请注明:http://www.meifashipin.net/jxwyzyz/71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