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法教研抓独小班侯养彪
李某,男,48岁。初诊:年11月29日。
主诉:胃部隐痛多年,胃镜显示胃黏膜糜烂,CT检查肝囊肿。现病史:多食易饥,多食则胃部不适。无胃胀,无泛酸。夜间胃部饥饿疼痛。眼睛稍粘、模糊,早晨4点易醒。入睡难,梦不多。吃辣难受,胃疼。前段时间眼干、发黏。曾服疏肝利胆中成药,服后造成早晨4点易醒。目前正在吃胃苏颗粒。曾服中成药,服后大便稀。脉象:脉弦无力,寸部沉。舌象:舌质淡白,舌前凹陷有裂纹,两边隆起,苔薄白润。
诊断:糜烂性胃炎。辨证:太阴病气化形质皆损伤,厥阴病,少阳病形质病。
处方:黄芪建中汤合乌梅丸。生黄芪30,桂枝15,白芍30,炙甘草9,生姜3片,大枣10枚,乌梅30,黄连3,黄柏9,紫苏梗15,八月札15,麦冬9,细辛3,小茴香9,炮附子先煎6,川楝子9,丹参6。6剂,水煎服。
处方思路:夜间痛为太阴病,多食则不适为气化病,胃黏膜糜烂为形质病。舌质淡苔白润为太阴气化不足气血两虚。早晨4点易醒,为阴不敛阳,属厥阴病。脉弦无力亦为厥阴病脉象。舌两边隆起,为少阳病。肝囊肿亦是少阳病形质损伤指征。太阴病形质损伤,用建中汤。另外,个人认为,舌尖属心,舌尖后属肺,舌尖后凹陷为肺气虚甚至形质损伤,可加黄芪补气试试。厥阴病,用乌梅丸。肝囊肿,暂不作为主要矛盾,加川楝子、丹参。紫苏梗、八月札主要治疗胃中疼痛,是学习其他医生经验。
患者共服用12剂。二诊:年12月12日药后反馈:胃痛减少,舌前凹陷消失,晚上怕冷减轻。舌前裂纹几乎消失,仍有一点痕迹。现症:自觉消化力弱。仍有一定胃痛。脉象:左脉弦无力,右脉弱,两寸沉。舌象:舌质淡白,苔薄白润。
辨证:太阴病形质损伤,厥阴病,少阳病。诊断:糜烂性胃炎。处方:黄芪建中汤合乌梅丸。生黄芪30,桂枝15,白芍30,炙甘草9,生姜3片,大枣10枚,乌梅30,黄连2,黄柏9,当归15,党参15,紫苏梗15,八月札15,炮姜6,小茴香9,炮附子先煎12,延胡9,丹参6。
处方思路:考虑舌质裂纹修复,胃黏膜糜烂好转,不怕干姜刺激胃黏膜,加炮姜温脾胃。考虑肝脓肿多有血瘀,加延胡。
更多精彩内容
欢迎下载一路健康APP
注册医生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meifashipin.net/jxwyzyz/72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