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常聚餐容易感染幽门螺旋杆菌?
咀嚼喂饭,会让孩子感染幽门螺旋杆菌?
如厕不洗手,也会感染幽门螺旋杆菌?
......乍听有点慌?别担心!
今天小编就来为您捋一捋
看看这幽门螺旋杆菌到底是哪门子“冤家”
怎么预防它!
01
幽门螺旋杆菌能够在胃里强酸性环境中生存,作为1类致癌物,它可以导致多种疾病,例如:胃炎、上消化道溃疡、胃癌、胃黏膜相关淋巴样组织淋巴瘤等。也就是说,它是许多胃部疾病的罪魁祸首。根据世界胃肠组织保守估计,全球至少一半人口感染幽门螺旋杆菌。而中国是感染人数最多的国家,相关研究显示感染率接近60%,也就是每2个人中,就有1个人感染(过)幽门螺旋杆菌。02
事实上,幽门螺旋杆菌很“狡猾”。单纯感染不会有明显的症状,但导致活动性胃炎后,可能会出现早饱、腹胀、嗳气等消化不良症状。没有症状,不代表没有危害,可能它正在悄无声息地走向胃溃疡、甚至胃癌等。03
目前,幽门螺旋杆菌的传播途径尚有讨论,最主要的传播方式是:
1、粪口传播
幽门螺旋杆菌会随大便排出,不良的生活习惯,让它有机可趁。通俗点说,不认真洗手,约等于“吃屎”;不干净的东西,也可能“粘上屎”......2、口口传播
共用餐具、水杯;进食了被感染的水或食物等。04
1、呼气试验
德医目前主要采用13C呼气试验来确定是否感染。
仅需空腹情况下,吹一口气就可以出结果了。不打针、不抽血,完全无创伤。记得检查前,不要吃质子泵抑制剂和抗生素。
2、此外,还有血清HP抗体检测、细菌培养、粪便HP检测、胃黏膜组织切片染色镜检等等方法。
05
胃黏膜萎缩和(或)肠化生发生前实施HP根除治疗可更有效地降低胃癌发生风险。
“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不要给它(幽门螺旋杆菌)喘息的机会,早点清除它,利于自己及家人。
若有疑问,建议去专业医疗机构消化内科咨询就诊。
06
1常聚餐容易感染幽门螺旋杆菌?不至于,但建议聚餐时使用公筷。2咀嚼喂饭,会让孩子感染?是的!10岁以下儿童最容易感染幽门螺旋杆菌。
幽门螺旋杆菌进入到孩子胃里后容易定值繁衍,交换唾液对孩子来说大大增加了感染风险。家长们别再把食物咀嚼后喂给孩子了,也最好不要直接亲吻孩子的嘴巴。
3如厕后不洗手,会感染吗?有可能。
便后不洗手,又去吃东西或摸嘴巴,都会增加感染风险。其实不管如厕后不洗手是不是会感染幽门螺旋杆菌,都强烈建议大家便后洗手哦,不然沾染到大肠杆菌等肠道“常客”,不小心吃到肚子里,上吐下泻就不好了。
4口臭就是感染幽门螺旋杆菌了吗?不一定。大多数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者,可能无症状。
口臭主要是来自口腔细菌对食物残留、唾液蛋白的发酵。不过口腔里的细菌种类多,幽门螺旋杆菌只是其中一个小喽啰。但排除不良生活习惯后仍有顽固性口臭,医院做检查。
5益生菌可以消灭幽门螺旋杆菌?不能。
益生菌辅助治疗幽门螺旋杆菌,近年来成了热门话题。益生菌的辅助治疗作用是缓解抗菌药物带来的肠道菌群紊乱,减轻不良反应,也有研究认为可能通过竞争抑制幽门螺旋杆菌生长,提高根除率。总之,益生菌是个合格的拉拉队,但不是主力军。
07
虽然幽门螺旋杆菌有传染性,但是只要平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病菌就失去了入侵的条件。1、聚餐使用公筷;
2、避免不洁食物;
3、饭前便后认真洗手;
4、注意口腔卫生,早晚刷牙,定期更换牙具;
5、避免口对口喂食,特别是对孩子。
—END—
▼往期精彩推荐▼
(点击图片进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meifashipin.net/jxwyzyz/77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