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稀记得自己从初中开始,就有慢性胃炎。那时的我是非常爱吃零食的,饭前如果不吃点零食就感觉生命不完整。每每感觉胃胀、胃痛的时候,就吃一种黑黑臭臭的叫保和丸的中成药,吃完,人就舒畅了,但是胃炎却一直没好(没有诋毁中成药的意思,中医中药其实真的很博大精深)。
对了,那时候家里囤了很多阿莫西林(现在才明白把阿莫西林当消炎药吃,是多么无知),我感冒发烧,都要来几颗。直到开始系统学习营养,我才醒悟,我的胃炎,跟零食和抗生素滥用,是密不可分的。
在分享我的调理经历之前,先和大家聊聊我所认识的胃。
胃是如何消化食物的?
当我们饥肠辘辘想起食物或者流起口水的时候,口腔会分泌唾液淀粉酶,这意味着,消化已经开始。也就是说,消化,从你想到或者看到食物就开始了。
食物进入我们的口腔后,要经过胃、小肠、大肠、肛门,走过大概8—9米的路程,完成消化过程。
食物中的大部分营养物质,像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部分维生素、无机盐、水都是在小肠消化吸收的,这个过程,需要很多物质参与,比如胃液里的胃酸、胃蛋白酶,胰液里的胰酶,胆汁里的胆汁酸,肠液里各类消化糖类、蛋白质、脂肪的酶等。大肠负责吸收部分维生素、无机盐、水,并形成粪便。
那么,胃负责什么呢?胃负责存储食物,并初步消化蛋白质。绝大多数酒精、无机盐、水、部分短肽(蛋白质消化的“半成品”)是在胃里吸收的。
胃的上方有个贲门,下方有个幽门,食物在靠近食道的贲门部,被不断挤压,到了靠近十二指肠的幽门部,进一步被蠕动的胃搅拌、碾碎,与胃液混合。
胃肠之间——幽门两侧有压力差,食物就会从胃排入小肠的起始部位——十二指肠,这就是胃的排空过程。
胃的排空、贲门幽门括约肌的收缩都受到我们的神经和体液调节支配。
此外,胃酸的分泌,也是受神经体液调节支配。
胃腺有贲门腺、幽门腺、泌酸腺三大类,胃酸,就是泌酸腺的壁细胞分泌的。
当迷走神经兴奋的时候,也就是人放松的时候,体内会产生一种叫乙酰胆碱的神经递质,这种递质会刺激胃里的三种主要的内分泌细胞——G细胞、D细胞和肥大细胞,分别分泌胃泌素、生长抑素、组织胺,它们都会作用于壁细胞,控制胃酸的分泌(胃泌素可控制括约肌的收缩)。
正常胃酸pH值在1-2之间(1.5是最佳值),是一种强酸,可以为胃蛋白酶消化蛋白质提供适宜的酸性环境,可以杀死随着食物进入胃里的细菌病毒等微生物,还可以减少细菌进入小肠。胃酸进入小肠后,引起胰液、胆汁、肠液分泌,帮助小肠进一步消化食物。正常的胃酸分泌,对于消化食物,是非常重要的。
你的胃酸是多了还是少了?
胃酸这么酸,为什么正常人不会胃痛?因为胃粘膜有抵抗胃酸的能力。
下图是人类胃壁的组成示意图。靠近胃酸一侧的,是胃粘膜,中间是肌肉层,最外层是浆膜层。
上一段落的图表里,我们看到,泌酸腺的粘液细胞、贲门腺、幽门腺都会分泌粘液,这些粘液里含有多种大分子物质,比如蛋白质、黏多糖、糖蛋白,其中糖蛋白是粘液的主要成分,粘液分泌后就覆盖在胃黏膜表面,和胃粘膜上皮细胞分泌的碳酸氢根离子HCO3?,共同构成0.5-1.5毫米厚的胃碳酸氢盐屏障。
这层胃碳酸氢盐屏障和由粘膜上皮细胞构成的脂蛋白层,共同构成了胃粘膜屏障,就是有了这个胃粘膜屏障,才能中和胃酸、抵抗住胃蛋白酶对胃壁的消化,让正常人不会疼痛。
为什么会胃疼呢?那是因为胃粘膜受损,胃酸进入粘膜下层,去了不该有胃酸的地方,当然疼啊!为什么会胃溃疡呢?因为胃粘膜受损,细菌接触到了后面的肌肉层,导致溃疡。
那么,胃粘膜为什么会受损?
辛辣刺激食物、烟酒、非甾体抗炎药、三餐不规律,都可对胃粘膜造成损伤。此外,我们熟知的幽门螺杆菌,也有损毁胃粘膜的能力。胃酸越少,它的生存能力就越强,因为,它真的很怕酸。反之,它过度生长时,会分泌2-3种毒素,引发炎症,损伤胃粘膜,同时,攻击壁细胞、主细胞、G细胞,使胃泌素分泌减少,导致胃酸进一步减少。
我曾经也是一个幽门螺杆菌抗体阳性的人。学生时代,我经常反酸,我一直以为是自己胃酸太多了,而实际上,这是胃酸过少的表现。
低胃酸可能的症状和体征如下:
胃食管反流症;
餐后立即腹胀;
食欲差(不想吃肉);
进食后胃部不适;
食物过敏;
打嗝/嗳气;
胃灼热;
口腔有酸味;
胃痛/腹部绞痛;
腹胀;
消化不良;
腹泻/便秘;
早饱;
肠道感染(细菌、寄生虫、真菌);
小肠细菌过度生长;
黑眼圈;
不明原因的贫血,补铁也无效。
大数据显示,胃酸缺乏症远比胃酸过多常见。大部分慢性胃炎、胃食管返流症,都是胃酸过少。奥美拉唑、雷尼替丁、碳酸氢钠等抑酸药,抑制住了胃酸分泌,缓解了你的疼痛和烧心,却没有解决根本问题。
胃肠是一家,伤胃也伤肠
很多时候,治疗胃病,需要同时平衡肠道免疫。为什么这么说呢?
胃酸少了,失去胃酸屏障庇护的胃和小肠都容易滋生细菌,本该有的少菌状态被打破。
上文提到,细菌、炎症都会减少胃泌素,使括约肌松弛,这是引发胃食管返流的原因之一;
此外,胃泌素减少后,主细胞分泌的胃蛋白酶原、壁细胞分泌的胃酸都会减少,造成消化能力减弱,胃动力不足,食物无法被快速消化进入小肠,胃里的细菌们就发酵了这些食物,产生气体,胃压增加,此时,括约肌松弛,胃上方的贲门瓣和下方的幽门瓣无法正常关闭,胃酸就往上跑,这是导致胃食管反流的又一个原因。
胃粘膜损伤不同阶段示意
长期反流,食道下段充满胃酸和胃蛋白酶,食道下段会出现胃上皮化生,也就是食道上皮变成了胃粘膜上皮;胃动力不足,胆汁也会向上反流,胃的酸性环境发生变化,胃下段会出现肠上皮化生,也就是胃粘膜上皮变成了小肠或大肠粘膜上皮组织。
胃酸屏障减弱,对肠道的影响又是什么呢?
前面说了,小肠是营养吸收的主要场所。钙、铁的吸收,需要酸性环境,胃酸减少后,铁、维生素B12的吸收受阻,容易导致缺铁性贫血或者巨幼红细胞性贫血,造成营养不良;
没有胃酸屏障的保护,小肠里细菌滋生,就会跟小肠抢夺本该被吸收的营养。营养不良,反过来,又造成胃酸不足。同时,小肠里的细菌还会发酵食物中的淀粉等,产生大量气体,造成胀气。
这还不算完。
当小肠中的细菌越来越多,被一种叫革兰氏阴性菌的细菌统领,这种菌的细胞壁上有内毒素(也叫脂多糖),会引起人体分泌促炎物质,促炎物质会让肠道细胞间的紧密连接变松,出现“缝隙”,引发“肠漏”,也就是术语中的“肠道通透性增加”,未消化完全的食物和各种毒素就从这些肠道“缝隙”入血,继而引发过敏等免疫问题或者代谢紊乱问题。
有数据调查显示,萎缩性胃炎和肠化生患者,多数伴有中度或重度的食物敏感,也就是说,食物敏感,会导致消化道相关症状产生,或是让症状恶化。
除了自身免疫性疾病、小肠细菌过度增长外,牛皮癣、痤疮和酒渣鼻、荨麻疹、甲状腺功能失调、湿疹、骨质疏松症等,也都与低胃酸密切相关。
总的来说,肠道分泌着我们人体超过3/4的神经递质,拥有超过2/3的免疫细胞,也就是说,肠道是我们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营养不良、毒素、微生物、压力,都会伤害肠道,引发炎症,从而导致免疫功能失衡,进而影响胃的泌酸功能,一旦胃泌酸功能出现紊乱,胃细胞能量生成会减少、泌酸能力降低,随着胃细胞被逐渐破坏,胃酸就越来越少。胃酸减少,对肠道的保护就减弱,各种疾病就都来了。所以,胃肠是一家,互为因果,环环相扣,一旦一方失守,就容易陷入恶性循环。
说了这么多,慢性胃炎到底该咋办?
若严重到已有溃疡,或者伴有严重疼痛,药物可以短期使用。修复,就要配合营养素。
要怎么修复呢?一是移除不良刺激;二是修复胃粘膜,增强胃动力;三是增加胃酸。
移除不良刺激
改善生活饮食方式,最大限度平衡你的炎症水平,是对胃最大的仁慈。上文说了,重中之重,就是保护好你的肠道。
吸烟、喝酒、熬夜、三餐不定时、压力大不懂得放松等伤害胃肠道的行为,都努力改吧。不滥用抗生素和抑酸药,注意减少白米白面等精制碳水以及加工食品的摄入,为炎症“降降火”。另外,吃饭前先花5-10分钟拍拍美食,冥想,或者感恩下食物吧,因为这时候你的胃酸分泌量最大,给胃酸分泌腾出足够的时间,细嚼慢咽,也能助你分泌更多胃酸哟。
至于臭名昭著的幽门螺杆菌到底要不要杀,目前广泛的共识是,有胃溃疡、胃MALT淋巴瘤、早期胃部肿瘤、和胃癌一级相关的患者,建议去除幽门螺杆菌。其他的,不要着急杀菌,因为幽门螺杆菌其实早在年前,就存在人类的消化道中了,抗生素的出现,才让它在近20多年来逐渐从人体内消失。也就是说,它是我们胃中菌群的正常一部分。
正常人的肠道菌群里,存活着一些能抑制幽门螺杆菌生长的类细菌素,只有当你的菌群失调,细菌之间的相互牵制平衡被打破,幽门螺杆菌才开始大量繁殖。好好保护你的胃粘膜,维持正常消化道菌群和适当的胃酸分泌水平,幽门螺杆菌就干不了坏事了。
我就是这样,并没有特意杀菌,只是让胃酸分泌恢复正常而已。如果你要杀菌,蜂胶、乳香黄连木树胶、甘草甜素、大蒜等都可供选择。
修复胃粘膜增强胃动力
修复胃粘膜:
①维生素U:即氯化甲硫氨酸,这种成分圆白菜里含量高,可榨汁生吃修复胃粘膜;
②氨基酸:尤其需要大量?原蛋白,可食用肽类物质,吸收更好。
③维生素C:?原蛋白合成需要维生素C,维生素C也有杀灭幽门螺杆菌等细菌的作用。
④肌肽锌:有双盲临床研究,可保护胃粘膜免受氧化应激和酒精损伤。当然要注意警惕锌过量,注意补铜。
⑤褪黑素:可改善食管返流和烧心,加速胃溃疡愈合。褪黑素的合成需要色氨酸、锌、镁、维生素B6,补充这些原料也可以。
⑥解甘草:可刺激胃粘膜再生。
另外,像沙棘油、猴头菇多糖、果胶等,都对胃粘膜有较好的促进修复和保护作用。
血液循环差,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胃部供血供氧的状况。增加供血供氧,可以增强胃动力,防止反流:
①优质蛋白质:多吃肉蛋奶鱼豆。蛋白质缺乏,肌肉舒张,容易出现胃反流。
②钙:可增加肌肉收缩,还可增加胃泌素水平。
③膳食纤维:多吃益生元丰富的食物,比如洋葱、韭菜、大蒜、香蕉、豌豆、茄子、芦笋等,或者直接补充益生元产品,增加胃动力。
④欧米伽3脂肪酸、卵磷脂:欧米伽3脂肪酸在鱼油、亚麻籽油、紫苏籽油里含量丰富,卵磷脂在大豆、蛋黄里含量多,可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胃动力。此外,欧米伽3还可以抗炎(维生素D3、姜黄素等等也可以抗炎),卵磷脂含有乙酰胆碱,可促进胃酸分泌。
增加天然胃酸
修复胃粘膜两周后,再增加胃酸,否则盲目加酸会胃痛哦。
①盐酸甜菜碱:甜菜头里富含盐酸甜菜碱,它是一种天然胃酸。此外,甜菜头还有利于肝脏排毒。
②醋腚:一种固体醋,可增加胃酸。
③山楂:含多种有机酸,促进胃酸分泌。
我对自己如何下手的?我停了大部分零食、中成药和抗生素,采取了抗炎饮食(关于饮食,以后慢慢写文跟大家分享),同时用了沙棘果油、谷氨酰胺、盐酸甜菜碱、胶原蛋白肽、消化酶、益生元、益生菌和复合维生素,同步修复胃和肠。当然,适合我的,不一定适合你。
毕竟,部分营养素有使用禁忌。且如果你有肠道问题,你也得调理肠道;有免疫问题,还得平衡免疫;如果你是遗传性的自身免疫性胃炎,还得采取其他措施……这里只提供营养素使用思路,具体个案需要在营养师指导下使用。
-THEEND-
点击这里留言评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meifashipin.net/jxwydzz/78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