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护师
1、Codman三角X线表现主要见于()
A、骨肉瘤B、软骨肉瘤C、纤维肉瘤D、恶性骨巨细胞瘤E、骨髓瘤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A解析:骨肉瘤的X线检查,显示不同形态,可见长骨干骺端骨质破坏,边界不清,排列紊乱的肿瘤骨,周围软组织肿胀。X线片上出现骨膜下三角形的肿瘤骨和反应骨,即Codman三角,并出现“日光射线”现象。(选A)
2、最常见的原发性恶性骨肿瘤是
A、骨肉瘤B、骨纤维肉瘤C、尤文肉瘤D、软骨肉瘤E、骨髓癌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A解析:骨肿瘤是指骨组织及骨附属组织友生的肿瘤.分为原发瘤和继发瘤(即转移瘤)。良性肿瘤较为多见,骨肉瘤是较常见的恶性肿瘤.经血、淋巴转移而来的继发性肿瘤也较多见,(A对,BCDE错)。
3、最常见的良性骨肿瘤是
A、骨软骨瘤B、骨巨细胞瘤C、软骨瘤D、骨瘤E、骨化性纤维瘤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A解析:骨软骨瘤是常见的良性骨肿瘤,骨软骨瘤好发于长管状骨的干骺端,属于骨生长方向的异常和长骨干骺端的再塑错误,它的结构包括骨组织和其上的软骨帽。骨软骨瘤多见于青少年,肿瘤随年龄增长而长大,当骨恬线闭合后肿瘤停止生长。该瘤有1%发生恶变的可能,(A对,BCDE错)。
4、女性最常见的骨转移肿瘤主要来源于
A、子宫癌B、甲状腺癌C、胰腺癌D、乳腺癌E、膀胱癌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D解析:女性最常见的骨转移肿瘤主要来源于乳腺癌。(D对)
5、患者女性,25岁。右胫骨上方有一圆形肿块,进行性疼痛加重2月余,关节活动轻度受限,就诊查X线示骨端偏心溶骨性破坏而无骨膜反应,可见"肥皂泡"样变。该肿瘤常见的部位为()
A、股骨近端B、胫骨近端C、桡骨近端D、腓骨近端E、尺骨近端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可知患者,女性,25岁,胫骨上端肿块,进行性疼痛,X线片可见"肥皂泡"样变,其为骨巨细胞瘤的典型X线表现。该肿瘤常见的部位为股骨下端和胫骨上端。(B对)
6、成人泌尿系统最常见的肿瘤是
A.肾癌B.肾胚胎瘤C.膀胱癌D.肾囊肿E.肾盂癌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C解析:成人泌尿系统最常见的肿瘤是膀胱癌,其次是肾癌。(C对)
7、最常见的肾脏恶性肿瘤
A.肾癌B.肾胚胎瘤C.膀胱癌D.肾囊肿E.肾盂癌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A解析:肾癌亦称肾细胞癌、肾腺癌,最常见的肾脏恶性肿瘤是肾癌,高发年龄为50~70岁.男女发病比例约为2:1。(A对)
8、腹部包块出现最早的是
A.肾癌B.肾胚胎瘤C.膀胱癌D.肾囊肿E.肾盂癌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B解析:肾胚胎瘤又称肾母细胞瘤,腹部包块为最常见的症状,常以腹部或腰部包块就诊。(B对)
9、较大肾肿瘤切除术后,下列护理措施错误的是
A、观察生命体征B、遵医嘱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C、观察引流液颜色、性状、量D、早期下地活动E、准确记录24小时尿量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D解析:较大肾肿瘤行肾癌根治性切除术后,由于手术切除了肾脏、肾上腺、肾周围脂肪及肾门淋巴结,故手术创面大,渗血可能较多。因此应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出血倾向,保证输血、输液通畅,肾部分切除术后病人应卧床1~2周为预防出血,不鼓励病人早期下地活动。(选D)
10、膀胱癌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
A、疼痛B、肉眼全程血尿,终末加重C、膀胱刺激征D、排尿困难E、镜下血尿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B解析:血尿为膀胱肿瘤最常见和最早出现的症状,多数为全程无痛肉眼血尿,偶见终末或镜下血尿,血尿间歇出现,量多少不一。(选B)
执业护士
1、患者,女性,36岁,诊断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入院后告知患者禁用的药物是
A、泼尼松B、阿司匹林C、红霉素D、阿莫西林E、地西泮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B解析:阿司匹林:适应证:镇痛、解热;消炎、抗风湿;抗血栓;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川崎病)。禁忌证:①有出血症状的溃疡病或其他活动性出血时;血友病或血小板减少症;②溃疡病或腐蚀性胃炎;③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陷者(本品偶见引起溶血性贫血)。
2、患者,女性,28岁,下肢有紫癜,无其他部位出血。血常规检查:血小板减少。应首选的检查项目是
A、抗核抗体B、出血时间、凝血时间C、骨髓穿刺D、毛细血管镜检查E、血清肌酐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B解析:该患者是紫癜,血小板减少,首选的检查项目是出血时间、凝血时间,确诊的检查是骨髓穿刺(B对)。
3、患儿,男,10个月。今晨家长发现其眼眶周围密集针尖大小的出血点,经实验室检查诊断为急性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为及早识别颅内出血的发生,应重点监测患儿的
A、骨髓象巨核细胞比例B、血小板计数C、红细胞计数D、白细胞计数E、血红蛋白含量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B解析:为及早识别颅内出血的发生,应重点监测患儿的血小板计数,预防脑出血,血小板计数<20×10?/L时应警惕脑出血,便秘、剧烈咳嗽会诱发脑出血,故便秘时要用泻药或开塞露,剧咳者可用镇咳药(B对)。
4、某女青年反复出现皮肤瘀点,并有鼻出血、月经过多,近来出现贫血、脾大,血小板30×10?/L,错误的护理措施是
A、适当限制活动B、预防各种创伤C、尽量减少肌内注射D、鼻腔内血痂应剥去E、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低渣饮食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D解析:休息与活动:血小板计数在(30~40)×/L以上者,出血不重,可适当活动。血小板在(30~40)×/L以下者,要少活动,卧床休息,保持心情平静(A对);避免损伤:提供安全的环境,床头、床栏及家具的尖角用软垫子包扎,忌玩锐利玩具(B对);食用富含高蛋白、高维生素、少渣饮食(E对);皮肤出血者不可搔抓皮肤,鼻腔出血不止,要用油纱条填塞。便血、呕血、阴道出血需卧床休息,对症处理(D错,为本题正确答案)。
5、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护理不正确的是
A、眼底出血者警惕颅内出血B、避免粗硬食物,以免黏膜损伤C、女性病人应避孕D、血小板在50×/L以下禁止强体力活动E、告知病人本病预后较差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E解析:(1)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急性型大多数可自愈,慢性型经脾切除等治疗后大多数病人效果好,不应告知患者本病预后差,应建立病人的自信心,嘱咐患者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E错,为本题正确答案)。(2)当发生头痛、呕吐、意识模糊、或观察到眼底有出血时应警惕颅内出血的发生(A对);(3)本病轻微创伤即可引起出血不止,应指导患者食物细软、刺激性小的食物,避免粗硬食物,以免黏膜损伤(B对);(4)血小板在50×/L以下应禁止强体力活动(D对);(5)女性病人怀孕极易引起大出血而危及生命(C对)。
6、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主要发病机制是
A、病理性免疫产生抗血小板抗体B、血小板功能异常C、巨核细胞数量减少D、毛细血管脆性增加E、雌激素抑制血小板生产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A解析: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简称ITP)是一种自身免疫性出血综合征,是血小板免疫性破坏,外周血中血小板减少的出血性疾病(A对)。
7、患者,女性,35岁。患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常规显示:红细胞3.5×1012/L,血红蛋白g/L,白细胞6.8×10?/L,血小板30×10?/L。该患者最大的危险是
A、全身皮肤、黏膜出血B、消化道山血C、泌尿道出血D、颅内出血E、感染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D解析: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应注意预防脑出血,血小板计数20×10?/L时应警惕脑出血。(D对)
8、患者,女性,26岁。因月经量增多4个月伴牙龈出血2周入院。查体:下肢皮肤散在出血点与瘀斑,妇科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实验室检查提示Hb70g/L,WBC4.0×10?/L,PLT20×10?/L。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缺铁性贫血B、再生障碍性贫血C、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D、慢性白血病E、急性白血病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C解析: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急性期临床表现为:大片瘀斑;鼻、齿龈、口腔及眼结膜黏膜出血常等。检查常为:血小板减少,嗜酸性粒细胞可增多,白细胞多无变化。根据题干分析,C为正确答案。
9、下列关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护理措施,不正确的是
A、血小板计数在(30~40)×/L以下者,要少活动B、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少渣饮食C、血小板计数在30×/L以下者应警惕脑出血D、严密观察出血部位出现症状和出血量E、鼻腔出血时可用油纱条填塞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C解析:(1)病情观察:注意出血部位、范围、出血量及出血是否停止,有无内脏出血,血小板计数(D对)。(2)血小板计数在(30~40)×/L以上者,出血不重,可适当活动。血小板在(30~40)×/L以下者,要少活动,卧床休息,保持心情平静(A对)。(3)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少渣饮食(B对)。(4)皮肤出血者不可搔抓皮肤,鼻腔出血不止,要用油纱条填塞(E对)。便血、呕血、阴道出血需卧床休息,对症处理。(5)预防脑出血:血小板计数<20×/L时应警惕脑出血(C错,为本题正确答案),便秘、剧烈咳嗽会诱发脑出血,故便秘时要用泻药或开塞露,剧咳者可用镇咳药。
10、下列关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健康教育,不妥的是
A、慢性病人适当限制活动B、去公共场所时戴口罩C、避免使用阿司匹林等药物D、避免各种外伤E、血小板低于30×/L,勿做强体力活动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E解析:(1)慢性病人适当限制活动;血小板<50×/L,勿做较强体力活动,可适当散步,预防各种外伤(AD对,E错,E为本题正确答案)。(2)避免使用损伤血小板的药物,如阿司匹林(C对)、双嘧达莫、吲哚美辛、保泰松、右旋糖酐等。(3)指导病人进行自我保护,服药期间不与感染病人接触,去公共场所时戴口罩(B对),避免感冒以防加重病情或复发。
推荐阅读
加群:各种专科护士
转载请注明:http://www.meifashipin.net/jxwydzz/82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