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股票信息 >> 股票信息前景 >> 正文 >> 正文

电动之外的智能,将会是新能源车最主

来源:股票信息 时间:2025/6/30

“政策会从长期、中期、短期三个层面,对于行业、对于公司产生影响。

一类是长期商业模式产生了变化,

最典型的是教育,意味着整体行业面临非常大的收缩……我们要回避那些长期商业模式发生变化的行业。

对于中期盈利能力受损,可能对于行业增长速度产生影响的行业,最典型的,比如对于反垄断规范下的互联网行业,事实上造成了行业发展速度的影响。

对于这种影响,绝大多数已经在股票估值中体现出来了。

但,这种规范,一定程度上也会对行业未来竞争结构产生影响。

举个例子,用烧钱、大额补贴的方式、来抢夺市场份额的商业模式,未来可能就不太行得通了。

这对于现有市场领导者,他们可能会减少未来的冲击,行业地位会得到保护。

另外,基于行业监管的加强,很多类型的公司加大了对于未来战略性的投入,降低了对于短期1、2年盈利增速的要求,这也许会对这样一些企业长期发展带来更好的基础。

对于短期情绪波动的冲击,股价下跌一般来说就是非常好的买入机会。“

“我们衡量未来这个产业,到底哪些公司会受益、哪些会被淘汰、哪些会消亡?

基本上都是出于对产品成本结构的构成分析,哪些成本在一个设备中,未来所占有的比重大,就可能意味着它会成为一个非常有价值,在投资上非常有回报的产业。

从智能手机创立之初到现在,一台iPhone成本占比最大的始终是显示模块,但似乎没有感觉到显示模块,作为一个长期产生大牛股的存在,甚至说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没有给这个市场带来很大的回报。

所以,我们非常大胆的提出了一个猜想、一个问题,也欢迎大家和我们共同讨论。

现在的汽车电池,会不会未来像当今手机显示屏一样,虽然是非常重要的成本构成,但是从投资回报的角度来说,并没有给投资人带来非常大的回报。

不管面板和电池是否可比,当然也许这样的比较是非常大的错误,也许我们是做了非常糟糕的预测。

我们希望提出一些有趣的问题和大家共同讨论,也希望大家了解,我们如何看待这样的一些行业、看待行业当中存在的问题。

更具确定性的,未来的智能汽车基于运算、基于智能的部分,基于和外界产生联系的部分,基于提升乘客娱乐性、舒适型、便利性,甚至可以产生新的商业模式方面,才是未来智能车最大的利益所在。

甚至我有一个非常大的猜想,未来的新能源车,也许会有一些汽车厂商勇敢的放弃了自己品牌,专注于为品牌商提供代工的巨无霸企业,像现在的鸿海、富士康、和硕那样取得非常大的商业成功。”

“货币超发所带来的宏观风险会持续存在,但我们无法预测它是否会造成非常大的影响,影响的程度以及如何会破坏这些更难预测。我们要与货币泛滥做好长期共存的准备。”

“用成交量作为权重的市场PE,在目前达到了70倍的水平。历史上来看,往往是孕育转机,或者说这种转机是市场从‘牛’转向‘熊’,或者市场面临风格转换。”

“年6月,市场整体股价分化程度不高。当前股价的分化程度非常高。”

“历史上,系统性的熊市,比如年、年,都是分化程度很低的情况下出现的。

换句话说,各板块几乎都轮动过了,没有什么股票可涨,这样的情况下出现了回调,出现了大的熊市。

所以,首先从市场股价的结构来说,我们不认为会出现非常大的调整,甚至说有一群公司,其中也不乏优质的公司孕育着很好的投资机会。”

“整体市场可能局部一些点上存在着比较大的风险,但是在整体的市场状况上,和年有很大的不同。”

“并不是政策扶植的行业,一定会让这个行业所有的参与者都能获得非常好的回报。”

“未来,不仅是住宅,工业区、开发区和旅游景点、城市,都有以房屋为主的资产管理需求。做这些事情的公司,未来潜在的市场空间会非常非常大。如果一家公司仅仅是以开发业务为主营业务,未来也许会黯淡一些。”

“美股,如果因为流动性的收缩所产生一些回调,我相信不会是那种‘股灾式’的回调。”

以上,是著名投资人、和谐汇一董事长兼总经理林鹏,8月5日在年中期投资者交流会上,分享的最新精彩观点。

近期的市场冰火两重天,分化剧烈。

林鹏认为,现在有点像年的状况,但又与年有很大不同,现在市场分化程度非常高,因此不会出现系统性风险。

问答环节中,林鹏重点谈到了对制造业、新能源车、互联网、房地产等行业的思考,特别是对于未来新能源车行业可能走出来的商业模式、产业里哪些公司可能会受益,给出了他的思考和判断。

聪投整理了林鹏演讲和问答全文,分享给大家。

非常感谢各位朋友们,今天占用大家晚上的时间、精力,和大家一起做个交流。

这段时间,市场非常令人困惑。我们很多时候会感觉“看不懂”,在做投资、做研究的过程中,我也一直在思考,到底发生了什么?

我们可以以比较轻松的心态和大家讲讲我们的想法,并不是非常严谨、正规的投资汇报。

我们想从市场宏观的状况表现,以及对于中国及港股市场的影响来开始我们的汇报。

我们会就大家非常关心的问题进行我们观点的解读,也会在后面讲述一个大家非常关心的,对于这个行业我们是如何看待的?以及在投资上会采取怎样的态度?

先从宏观的市场说起。

我们要做好与货币泛滥长期共存的准备

对于宏观来说,我们不能称之为“专家”,

甚至大多数的时候,我们没有把对于宏观的判断直接应用到我们投资组合中,例如仓位的增减、个股板块的选择。

对于宏观,我们只能尽力描述,用它解释这个市场上的变化。

今年以来宏观经济的表现非常有意思,中国经济和海外经济发生了不同步的现象,中国经济在良好的疫情应对下,从去年下半年就开始明显恢复,海外的经济可能要到今年才开始有比较明显的恢复。

表现在经济的特点上,就是中国的出口表现非常好。直到现在,海外的制造业还没有得到(完全)恢复。我们内部的投资、消费,相对来说都比较疲软。

从美国来说,已经呈现出非常强劲的实物消费增长的特点。对于美国经济最重要的,对它就业影响最大的服务业表现却非常疲软。对疫情来说,也在持续、反复。

因为疫情的持续、反复,使得各个国家都没有做出收紧货币政策的决策。

年初,一度美债收益率上升到2%,现在看来也慢慢回到了1点几的水平。看起来,我们要和长期的货币泛滥做朋友了。

当然,大家会担心这样一个货币泛滥,是否会对未来的经济产生非常大的风险?,一定是潜在的、非常重要的风险。

但是参考日本过去20多年持续不断的货币发行,最终也没有对经济产生特别的影响,直到目前为止,依然在进行宽松的货币政策。

这让我们感觉到,因为货币超发所带来的宏观风险会持续存在,但我们无法预测它是否会造成非常大的影响,影响的程度以及如何会破坏这些更难预测。

我们要与货币泛滥做好长期共存的准备。

很多股票处在“非常热情的牛市中”有一些股票处在“连绵不断下跌”中

从今年一季度以来,消费板块持续表现低迷,和家庭部门消费倾向不足,对于教育、住房、医疗等消费限制有很大的关系。

我们也看到,为了解决这样的一些矛盾,国家在政策上有了非常大力度的政策出台。

这些政策和以往相比,史无前例地对二级市场上的股票走势造成了非常大的影响,甚至对于整个行业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可以看到结构市表现得非常明显。

但另外一方面,市场上的资金又非常充裕,

使得市场资金在担心面对那些政策受损板块的同时,义无反顾的冲向那些所谓政策鼓励的行业,从而造成了这个市场上非常巨大的股价结构的差异。

事实上,到目前为止,很多股票处在“非常热情的牛市中”,又一些股票处在“连绵不断下跌”中。

有些板块的估值甚至达到了历史最低的程度,表现出了非常大的差异性。

股票市场上的差异性,反映了宏观层面的一些变化。

沪深未来风险大大下降了现在有点回到年的状况

沪深的情况也非常类似,少数板块的下跌对指数带来影响。

沪深在年之后都在持续上涨,在今年春节之前,它达到了历史上非常高的估值分位数。今年,依然有很多沪深的公司有着非常大的涨幅。

到目前为止,沪深指数的公司是有明显下跌的,下跌的板块大家也可以看得非常清楚。

目前的情况下,沪深又回到了历史均值的估值附近。

对于这个指数未来的风险是大大下降了,沪深存在长期投资的机会。

毕竟,这是代表中国最优质公司的一些组合。

很有意思的一点,现在又有一点回到年的状况。

回忆在年的上半年,可能有几个月的时间,无论是面对公司的同事还是对外与同行交流,我们都不敢提到“估值”这一说法。

在当时的环境下,包括在现在的环境下,再提估值似乎是一个非常老套、过时的投资理念。我们可能要更多

转载请注明:http://www.meifashipin.net/jxwyjc/1213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