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幽门螺旋杆菌
科普知识讲座
曾跃忠
年5月31日
PROFILE
曾跃忠
杏滨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全科、临床全科执业医师
毕业于湖北省黄石理工学院医学系临床专业
“集美科普”大讲堂
第十六场开讲啦!
Aboutus
年5月31日,由集美区科学技术协会举办的“集美科普”大讲堂第十六场在高浦社区幸福院开展。集美区杏滨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曾跃忠,以《浅谈幽门螺旋杆菌》为主题,向社区居民阐述了幽门螺旋杆菌概述,感染后可引发的相关疾病,症状表现,常用检测方法,平时的防治等知识。
讲座刚开始,宣讲老师就以大量图片、视频及具体案例,通俗易懂地介绍了什么是幽门螺旋杆菌。
“经过曾医生的讲解,才算明白了HP感染与消化系统疾病密切相关”高浦社区幸福院王老先生说,曾医生深入浅出的讲解,让我们认识到没有无缘无故的病痛,良好的生活饮食习惯可以有效的预防HP感染。
讲座知识回顾
重点知识整理
幽门螺旋杆菌概述
HP概述
年,澳大利亚学者巴里·马歇尔和罗宾·沃伦发现了“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它是一种单极、多鞭毛、末端钝圆、弯曲、微需氧的革兰氏阴性杆菌。并证明该细菌感染胃部会导致胃炎、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由此于年诺贝尔医学奖。
大量研究表明,超过90%的十二指肠溃疡和80%左右的胃溃疡,都是由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所导致的。
HP寄居在人体胃部表面。
全世界约50%的人胃部“藏”有HP。
HP的发生率
城市发生率比农村低
35岁以上人发病率高,青壮年的幽门螺杆菌感染率为30%,>50岁人群感染率为50%~80%
小孩复发率高
全世界自然人群HP感染率高达50%
中国自然人群HP感染率约54.7%
血清学阳性范围40-90%(平均59%)
现症感染率42%-64%(平均55%)
HP感染特点
传染性普遍性隐蔽性
幽门螺杆菌能在人体内生长、繁殖,又能通过粪便及唾液排出体外,人是幽门螺杆菌的传染源。
我国是一个幽门螺杆菌感染高发国家,无症状人群普查,HP感染率40-60%。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和胃癌患者约90%。
幽门螺杆菌传染力很强,可通过手、不洁餐具、粪便等途径传染。
通过口-口传播、粪-口传播、内窥镜传播或密切接触传播等。
饮食方面:
嗜辣会刺激胃粘膜,并降低其抵抗力,从而导致HP的入侵;
脾虚使胃粘膜局部的防御功能存在缺陷,容易被HP侵入;
HP有“家庭聚集现象”:
①父母或祖父母对婴幼儿的口-口喂食导致HP垂直传播。
②母子、同胞之间,家庭内人与人之间是最重要的传播途径。
1
HP感染与消化系统疾病密切相关
慢性胃炎
患者感染了幽门螺旋杆菌后,其在胃上皮细胞表面定居,幽门螺旋杆菌能破坏了胃黏膜的自我保护机制,幽门螺杆菌能够突破胃酸、蛋白酶的、不溶性与可溶性粘液层的保护作用,破坏胃黏膜,引发胃炎。
消化性溃疡
由于幽门螺旋杆菌寄生在胃部破坏了胃黏膜的天然保护屏障和修复功能,致使胃黏膜、十二指肠黏膜、食道黏膜很容易受到胃酸、胆汁等物质的腐蚀却不能够有效修复,从而引发消化性溃疡。
胃癌及胃粘膜相关性淋巴样组织样恶性淋巴瘤
幽门螺旋杆菌的代谢产物直接毒害黏膜引起炎症反应,本身也具有基因毒性作用从而引发胃黏膜的恶性转化,引发胃癌。
冠心病
1.幽门螺旋杆菌能引起血液中脂肪代谢紊乱,引起低密度脂蛋白的增多,从而易于导致冠状动脉硬化。
2.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可引起血中纤维蛋白原与C反应蛋白的增多,从而诱发冠心病。
缺铁性贫血
致病原因是由于该菌感染引起的消化性溃疡与胃癌常合并消化道出血,而且该菌引起的萎缩性胃炎可使胃酸分泌减少,进而影响铁的吸收与转运,从而导致贫血。该菌在生长过程中需要消耗铁质,这也会造成铁的相对不足。
2
HP感染的致癌性
目前已证实HP感染与胃腺癌、胃粘膜相关性淋巴瘤有着密切的联系。
世界卫生组织已把HP列为第一类致癌因子,并明确为胃癌的危险因子。
3
HP的症状表现
1.泛酸——幽门螺杆菌会诱发胃泌素大量分泌,导致胃酸过多,表现为泛酸和烧心;
2.腹痛——因胃和十二指肠粘膜损伤,有些病人还可出现反复发作性剧烈腹痛、上消化道少量出血等症状;
3.口臭——幽门螺杆菌在牙菌斑中生存,在口腔内发生感染,可能导致口气重,严重者往往还有一种特殊口腔异味,无论如何清洁,都无法去除。幽门螺杆菌是引起口腔异味的最直接病菌之一。
HP感染的检测方法
1、侵入性方法
2、非侵入性方法
4
推荐的根除方案
预防HP感染
(1)改变饮食结构:
多食蔬菜、水果。适当增加豆类食物和牛奶,以及鲜鱼、肉、蛋。减少食盐摄入量。少食或不食熏腌食品,减少亚硝胺前身物质的摄入。食品保藏以冰箱冷藏为好。提倡食用大蒜、绿茶。
(2)改变不良饮食习惯:
避免暴饮食,三餐不定时;进食不宜过快、过烫、过硬。
(3)少饮烈性酒,不吸烟。
(4)精神开朗,情绪乐观,不生闷气。
(5)选择对人无害的食品添加剂、着色剂及香料等。
(6)认真做好粮食的防霉去霉工作,保护食用水的卫生。
(7)积极治疗癌前病变,有慢性胃病的患者要及时治疗,定期观察。
(8)积极保护环境,减少环境污染。
集美科普整理推送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载请注明完整出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meifashipin.net/jxwyyw/89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