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股票信息 >> 股票信息市场 >> 正文 >> 正文

专栏为什么错过风口的总是我

来源:股票信息 时间:2024/6/3
白癜风早期症状图解 https://m.39.net/pf/a_4793221.html

“要是我在3年前买比特币就好了!”

“要是我在5年前买腾讯股票就好了!”

“要是我在年就加入今日头条就好了!”

为什么错过风口的总是我?

互联网急剧的变化让人眼花缭乱,新物种应接不暇,各种风口接踵而至,不管是对于公司还是个人,每个人都很焦虑,大家都在想:为什么错过风口的总是我?如何正确面对风口?这是一个极其复杂的战略战术问题!想要通过这篇文章得到一个完美正确的答案可能要失望了,这篇长文只提供一些最基础的原则,具体如下:

原则一

从“蛛网理论”看预测的重要性

我们从经济学上的一个著名理论——蛛网理论讲起,顺便普及一点微观经济学的常识,很多人看到微观经济学这个名词就开始皱眉头了,放心,我不想给你讲高深复杂的理论,我保证每个人都看得懂:

如下图,横轴代表商品的数量,纵轴代表价格,这时候有两条曲线——红色的供给曲线,它是上扬的,道理很简单:价格越高,厂商愿意生产的数量就越多;绿色的为需求曲线,它是下降的,很容易理解:价格越高,消费者买的就越少。他们两的交叉点决定了价格,即我们通常说的供给和需求决定价格。

然而这时候大家的疑问就来了:那价格是如何发生变动的呢?除了两条曲线本身移动之外,一种典型的价格变动就是市场不平衡,即开始就没在交叉点那个价格里。

比如白菜菜农第一年生产了5吨、这时候白菜价格2块钱一斤(P1点),这时候对于菜农来说,2块钱太便宜了,赚不到钱,于是大部分菜农第二年就会离场不干了,于是第二年的产量变成2吨(P2点)。

好,到了第二年,真的只有2吨供给的时候,价格又飙升到了4块(P3点),这时候很多菜农又会想:4块有钱赚,明年我还是继续种白菜——生产6吨(P4点),于是价格不平衡就会像蛛网一样持续下去。

这个由经济学家舒尔兹在提出的古老理论直到今天依然能很好地解释了猪肉、蔬菜等农产品价格的波动,细心的读者就会发现蛛网理论要成立有一个重要条件:本期价格决定下期生产,即菜农只注意到了眼前的价格,即他们根本不做预测。

当大家上帝视角看蛛网理论的时候会产生明显的智商上的优越感:那些菜农怎么这么傻?做一个预测第二年就不要生产那么多不就完了嘛!

然而现实中的我们身边很多人都是菜农——在股市涨到卖菜大妈都开始买股票的时候高调入市,两个月之后熊市立马被套牢;在年VR大火的时候,辞职加入暴风,一年后被VR团队裁员,艰难再就业;在区块链概念吵到热火朝天的时候,在美元的价格点买入比特币,一个月后跌成狗.........

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和蛛网理论中的菜农没有神马区别——以当期价格决定投入规模!

以上的案例充分说明预测的重要性,当你能相对准确判断未来的时候,你就能产生足够的收益,从而享受风口的红利,这时候很多人又会说:废话,我要能判断未来,我早就成巴菲特了!然后就陷入一种虚无主义的佛系状态,坚定地认为未来不可判断。

好,请允许我借用肯尼迪那句装逼的话——“我们之所以要预测和判断未来不是因为它容易,正是因为它难!”

没错,的确难——扎克伯格如果能预测H5、VR没那么火的话,他当初就不会投入重金进入H5和VR领域了;马化腾如果能预测移动即时通讯工具比微博客能量大的话,他当年也不会举全公司之力扶持腾讯微博和新浪微博进行竞争;雷军如果知道即时通讯工具早晚是腾讯的天下,当初也不会在小米创业的关键时期花整整一年的时间推米聊。

很多人会说:你看,这些牛逼的大佬都预测不准,我们这些普通人还预测和判断个屁啊!

没错,大佬们也有预测不准的时候,但我们要看到的另外事实是:

大佬们愿意去预测、去判断,即他们相信预测和判断的作用;

大佬们只是在这些预测上不准,但其他方面则非常准:扎克伯格提前收购Instagram、WhatsApp;马化腾提前布局了电商、O2O、游戏等;雷军则抓住了智能手机爆发的红利。

大佬会根据变化迅速调整自己的判断:雷军提前放弃了米聊与

转载请注明:http://www.meifashipin.net/jxwyyy/1115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